爱司凯ctp制版机在制版过程中出现水、墨杠故障,对操作者来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维修保养不当,出现水、墨杠的现象比高速机更为突出。
一般来说,胶印机出现水、墨杠,既有因机械磨损而引起的,又有因调节不当而造成的。出现水、墨杠后应从多方面去找原因,认真加以分析,分清是墨杠还是水杠。
制版家通过组织专业技术能力,提供色彩管理、数字配色、创新工艺开发、新材料研发、课程培训等帮助制版包装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制版标准化。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平版胶印制版机“水杠”与“墨杠”清理知识大全。
我们知道,墨杠是在一定的制版面上网点或图文出现无规则或有规则的深色线状条纹,宽约5~8mm,网点扩大;水杠是在一定的制版面上网点或图文出现无规则缩小的浅色线状条纹。无论是水杠还是墨杠,都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操作者应了解和掌握产生杠子的主要原因,以便及时解决。
01滚筒齿轮严重磨损产生的墨杠
机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有油污、纸屑、墨迹渗入齿间,长时间不断堆积,出现顶齿现象。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压力过大,齿轮间隙过小,齿轮相互间不能准确啮合,即在制版时产生抖动,滚筒表面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这时印版上可能出现与齿轮节距相等的墨杠,印版上的网点或图文容易损坏,耐印力降低。
02滚筒之间压力过大产生的墨杠
许多厂对机器三平工作做得不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尤其是操作久的操作工盲目加大压力,换橡皮布、印版衬垫时不认真测量,压印时明显听到震动声。我们知道,按正常压力,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间压缩量不超过0.1~0.15mm,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压缩量不超过0.15~0.2mm,如果随意增加衬垫纸张,就造成压力过大,故易产生墨杠。
03翻斗撞击产生的墨杠
机器压印滚筒上的翻斗在叼纸时瞬时的振动产生的作用力较大,这时滚筒易产生瞬时的速变,且滚筒上撞栓旁几个齿轮承受的作用力也大,易磨损,久而久之产生墨杠。出现的墨杠在印张上反映出来的位置一般距叼口7~8mm处固定不变。出现这种情况时应更换翻斗和撞栓,改变齿轮的位置,错开磨损的齿,把翻斗上的弹簧力量调松一点,避免振动过大,减轻磨损。
04辊排序不对引起墨杠
一般01机着墨辊有四根,且直径不一样,目的是避免墨杠的产生。如直径为81、77、76、79mm的四根着墨辊,其排列从前列后应为直径81、77、76、79mm。如在装胶辊时,排序不对或压力调整不当,易产生墨杠。
05胶辊、墨辊对印版压力过大引起墨杠
在调节墨辊压力大小时,不但要对着墨辊和印版压力认真调整,墨辊之间的压力也要均匀一致,如单边压痕宽度超过6mm,墨杠往往就产生在单边。
有的小厂用01机印书刊,不经常刮胶辊,胶辊易老化变硬,对印版摩擦力增大,在滚筒空档处碰到叼口边缘产生瞬时的跳动,于是叼口易产生一条较明显的墨杠。
因此,在调整着墨辊对印版压力时,必须在印版衬垫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按着墨辊的排序,在印版上墨痕宽度为5、5、4mm较为合适,且两头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