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网上有关“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欧阳詹

欧阳詹,字行周,唐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历经肃宗、代宗、德宗三朝,是泉州地区历史上第一个进士,官至国子监四门助教。

欧阳詹少时聪颖,唯一的爱好是读书和写诗作赋,年轻时由于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又有独特见解,写出来的文章语言优美精辟。德宗贞元初年,他."文词崛兴",声名大振,浙江、福建一带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詹才高学博,著述颇丰,收入《欧阳行周集》里的赋、诗、记、传、铭、颂、箴、论、述、序、书等各种作品共140多篇。他一生的德行、文章,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杰出的人物。

2.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他精通六经,博学宏文,著有《正气堂集》30卷,堪称明朝一代儒将。俞大猷的遗迹文物和民间传说,留在泉州和闽南等地甚多。晋江磁灶的俞公山有他的陵墓。泉州清源山虎乳泉畔下,旁有其自书写的'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厦门、金门、武平、海南岛等地,都有俞大猷的读书轩和纪念祠堂。

3.何朝宗

何朝宗(1522~1573),又名何来,德化县隆泰乡后所村人。擅长木雕、彩塑,尤其精于瓷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雕塑艺术家。他的瓷塑作品多见于佛道神像。现存何氏作品寥寥无几。目前北京故宫和上海、福建、泉州、广东等地博物馆收藏的何氏作品都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的何氏瓷塑被列为国宝文物。何朝宗在故乡积极从事瓷塑研究、创作和传艺活动,为德化瓷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德化瓷塑赢得高度国际声誉作出了杰出贡献。

4.李贽

李贽(1527一t602),字宏甫,号卓晋,又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庭。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中举人,30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20多年宦海生涯,使他认识到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民反兵变、倭寇骚扰我东南沿侮等现实,深感明王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藏书》等著作。李贽这些进步的主张,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5.何乔远

何乔远(1557~1633),字稚孝,号匪莪,晋江人,明末史学家。他博览群书,里居20余年,辑明朝十三代遣事成《名山藏》,又纂《闽书》150卷,颇行于世。

何乔远与乔迁及友人杨文格、陈及卿、惠安诗人黄吾野结社,赋诗唱和,有"温陵五子"之称.何乔远性格刚直不阿,在史学上敢于秉笔直书、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由于何乔远"立朝持正敢言",因而屡遭权贵排挤。后因痛恨昏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自引去",回归故里专心著书立说。在何乔远的十几部鸿著之中,最有创新和建树的是《闽书》。《四库全书》把《闽书》和《明文征》收存人目,并作了高度的评价。《闽书》问世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外史学家所重视,如当代我国著名史学家张星火的《中西交通史料汇编》、日本桑原骘藏的,《蒲寿庚考》、法国伯希和的《摩尼教传人福建考》等名著,都竟相引用《闽书》的资料为证。何乔远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他治学精神和巨著《闽书》将永垂青史!

6.李光前

李光前(1893~1967),原名玉昆,南安梅山镇人。新加坡著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他怀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兴学办教,乐育英才,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李光前出身贫寒,少时在故乡读私塾,勤奋刻苦。1908年获清政府公费人南京暨南学堂,后转北京清华高等学堂,学业完成后重返新加坡,任教于道南、养正学堂,兼任华文日报电讯翻译。清朝末年,加入孙中山先生倡组的同盟会。1920年,与陈嘉庚的长女陈爱礼结婚。

1928年,李光前创办南益橡胶公司。在艰苦创业与发展中,他形成一套融中西文化精粹于一体的经营之道。经过30多年的努力,企业遍布东南亚,成为新马工商界的杰出人物。李光前不但是成功的企业家,更可贵的是他把经营所得倾心献给文化教育事业。他认为教育不但在启发人类智慧,同时也在谋求个人和社会的生存,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为了发展故乡的教育事业,创办"国光中学"。50年代初期,他拨出巨资将梅山建成具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影剧院的侨乡文化学村。李光前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获锝祟高的荣誉。华侨教育家李光前名垂青史。

7.李子芳

李子芳(1910~1942),乳名清心,泉州石狮永宁岑兜村人。爱国烈士。出生于一个华侨家庭。17岁随乡亲飘洋过海,侨居菲律宾。1927年秋,李子芳毅然回国求学。1930年参加 革命,1932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城,李子芳赶至漳州石码参加红军。6月,随东路军进入中央苏区。他先后被分配在红四军组织部和红一军团组织部担任干 事,经受第四次反"围剿"激烈战斗的锻炼与考验。1933年4月加人中国***。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李子芳跟随大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抵达陕北后,李子芳先后被提升为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并当选为军团党委候补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子芳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 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李子芳不幸被俘,与叶挺军长等新四军数百名指战员被囚禁于江西上饶集中营。1941年7月,李子芳被押到敌人特设的囚禁室--石底监监狱。同午他们组织的越狱斗争失败,敌人加强 了管制措施。1942年5月,李子芳在狱中被杀害,牺牲时年仅32岁。32岁的李子芳,为抗日救国的正义斗争,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党史》一书。

8.司马文森

司马文森(1916~1968)原名何应泉,笔名有林娜、林曦等,泉州东街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9岁时到南洋谋生,12岁返乡读了几年小学。1932年参加革命活动,次年加人中国***,主编地下刊物《农民报》。1934年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光明》、《作家》、《文学界》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散文。抗战初期,在上梅文化界救亡协会宣传部工作。抗战胜利后,辗转广州,恢复《文艺生活》,又办《文艺新闻》这两家杂志被查封后,到香港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香港《文汇报》主编。

抗战时期著有长篇小说《南洋淘金记》(当时末出版)。1952年被港英当局逮捕,获释后回内地,负责筹建作协广东分会,主编《作品》杂志。I955年后调任外事方面的文化工作。1958年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1962年回国担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西亚司司长。1964年被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参赞。1968年在"文革"中含冤去世。1970年平反,骨灰移葬北京八宝山公墓。他的著作有:

1940年 《一个英雄的经历》(短篇小说集)

《粤北散记》(短篇小说集)

1941年 《寂寞》(短篇小说集)

1944年 《大时代的小人物》(小说集)

1948年 《蠢货》(短篇小说集)

1964年 《风雨桐江》(长篇小说)

1968年 《南洋淘金记》(长篇小说)s

青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求帮忙

由于肇基年代有先后,支派不相同,统一编字行的少,自编字行的多,故有多种类型,这里仅介绍九大系: 自廿五世统一启用字行是:“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乔木蟠根大,深谷猗兰鲜。忠孝家声远,奕世子孙贤”。马平片16村,柑市、葛洲片8村和后埭头、下洪、曾林、型厝、坑口均采用统编字行。乳山、东山和科任等村源出马平,但自编字行为“功大亲久,贻厥孙谋。”

唐九牧六房海尾林。字行是“厚近仰玉万,仁志文朝克,为维元丕振,奕世昭公侯,诗书裕后仲,定立栋梁谋。” 字行是:“圣德孔昭明,谦恭达孝诚,上天维默辅,万世永昌荣。”沟西分派的下伍堡、湖尾诸村采用。横坂林源出沟西、自编字行为“国诗世受,洪恩章立,策清高直。”港塔林也属沟西分派,自编字行为:“凌智秉斋弘敦甲,朴仕丕廷景万天,有日文范功勤学,必定科名显荣宗。”

笏里象山林。字行是“朝廷祖宗,顺理则裕,奕世兴昌。修文缵武,贻恂显孝,弘礽启宇。”

西滨林,包括本村12角落及其分派的西边宅、青阳新村、洋茂、妙山等。共同启用的字行是:“维祖烈为,光前启后,孝友是扶,忠信笃敬,乃德秉文。”赤塘林源出西滨,自编字行为:“朝廷尊礼义,俊秀表光熙,和厚致贞祥,坤耀维文章。”

瀛州奄兜林。字行是:“盛朝敦道德,奇士表鸿文,厚渡声显耀,贤富应扬辉。”

缺塘林。字行是:“世维克顺,孝友常春;长山问礼,建康受勋;哲嗣杰出,孚望仰钦。” 起于北宋,继于元明,进入清代,衍派更多,这里仅介绍大规模播迁。

一、播迁于同安东市。锦马六世怿公,北宋时任同安掾吏,遂定居同安东市。东市派现分布于走马人村、店头庄,分派安溪尾寮、南安官桥和石狮。东市派英才辈出,明有解元林 、巡按应天府监察御史林一柱、清有中军参将林中凤等。

二、播迁于嘉禾塔头。锦马七世励公,北宋时徙居厦门嘉禾塔头。历三世,起云守祖居地,起霞后裔大章移居龙海,为惠文山祖;起雾后裔碧笼移居角尾东山,为龟山祖。其后,大章七世孙孟亭,徙居平和县员岭;碧笼后裔移居广东惠东。塔头派人文蔚起,明有太常卿林宗载、清有来凤县令林翼池、奉直大夫林润园、解元林秀岩等。该派总人数三万多人。

三、播迁于同安马巷田边,称龙田派。龙田长房分布于古安、罗山、下沙溪,分派福州台南和台湾彰化、新竹。龙田二房移居金门列屿,再分派文莱国、新加坡和台湾高雄。龙田派总人数近三万人。

四、播迁于广东惠州。锦马十一世慨公,南宋初任广东提举,因家惠州石帆。新近,《长林风采》一书印证了惠州林姓源出晋江马平。

五、播迁于南安宋园(今溪尾)。锦马十四世济安公于元末移居南安宋园,传上林、美头、古溪、内厝、梧茂、大盈、内外田头、后深坑、落坑、前梧、楼仔、砖仔埕等村,总人数二万余人。

六、播迁于永春美山、丽山。柑市林始祖文迈公十一世孙同美称居永春美山,宗支布于南幢、美中、外山美、漈溪桥、延围、杏坑、军兜、后溪洋、五丘等村,称美山派。嗣后,文迈公十三世孙玄保也移居永春高丽,称丽山派。两派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七、沟西林有数派外迁。移居石狮湖厝、莲厝西仑房和湖西二房,还移居平坛大乡。

八、西滨林有数派外迁。二世子真移居暗林;六世圭章公称居德化;七世袍鵷公移居同安;存惠、存中、存一、存素四昆仲移居泉州后城义泉;天锡移居蚶江石壁;天直、天民移居南安溪仔尾;八世欲楫定居泉州,传衍田中央、相公巷。嗣后又分派泉州古圳和南安福水。

九、移居台湾。(1)海尾八世文进、文簪昆仲渡台,已传九世,前年台胞元芳率团谒祖。(2)十九都林厝恩记公渡台居台中梧栖镇。(3)廿四都厚泽村荣昌公渡台,居南投。(4)东山村顺正公渡台,居台北。(5)廿七都西边后店粹庵公渡台,居嘉义朴子镇。(6)福全村鲁公渡台,居台北。(7)马平村谦公渡台,居龙井蚵寮。(8)内厝村孟总公渡台,居桃园。(9)鹳头村先辈渡台,新近台胞组团前来谒祖。(10)妙山林有标于清乾隆朝渡台,生三子:光贺、光芸、光窗,枝荣叶茂。(11)沟西村先辈渡台,居麦寮,传衍三万人,1993年台胞林春文组团来谒祖。

南迁的林姓先辈,在开发晋江时,勤奋开拓,艰苦卓绝,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载于《晋江县志》的有:父子进士林性之、一新,林欲栋、期昌;兄弟进士林欲栋、欲楫。在官宦称名的有兄弟尚书、父子开府、四世一品,有布政使,还有奉诏入阁的辅臣。据“县志”载:唐末以来晋江林姓有进士83人,特奏进士29人,举人百余人。正如宋仁宗御题,“古今无数子孙贤”。

(附言:本文容量大,需全面调查方能成稿。由于多次催稿,只好在调查表未全部返回时汇稿,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请晋江各村林姓宗亲加以补充,有笔误的地方也请指正。本文汇稿前,承蒙连璧、水源、树福、汉族、荣艺、久等诸宗彦提供相关数据。)

可以去《晋江登山协会》协会会所位于晋江机场附近,会所一共六层,一楼设有攀岩酒吧和室内攀岩(酒吧还未开业但攀岩可以使用),二楼设有书吧(内有电脑)和自助厨房,三楼为瑜伽馆,四楼至六楼是国际青年旅行社。龙山寺;营边大桥;吟啸桥;江上塔;星塔;画马石;正统崖刻;溪口山古窑址;金交椅山古窑址;东石寨;白沙城遗址;李卓吾妻黄氏墓;晋江县革命烈士纪念碑;金井烈士陵园;内坑烈士纪念碑;宝泉庵;霁云殿;西陡门;陈翁桥;东洋桥;陈埭石经幢;池店石经幢;新店石经幢;南岳庙;适南亭;崇真殿;安海古庙;三公宫;丁氏祖宅;结砖福利桥;御赐桥;白毫庵;紫竹寺;庄宅与状元衙;朱文公祠;刘垵塔;无尾塔;涵口古建筑群;庆莲寺;蔡道宪祠;丁拱辰故宅;龙江禅寺;东石天妃宫;洞内摩崖造像;紫帽山崖刻;灵源山崖刻;秀林山摩崖石刻造像;池店印度教石刻;壁山崖刻;青阳乡约记碑;福全城石刻;龙湖亭祈雨颂德碑;节孝流芳坊;铁灶山摩崖造像;海底古森林遗址;狮峰山烽火台遗址;陈琛墓;林欲栋墓;林欲厦墓;林武苴墓;汪芳山墓;古檗山庄。晋江的侨乡风情很有特色。青阳、安海、深沪、池店等地许多富有特色的古民居和名胜景点,比如五里桥、古民居、青石铺砌的小巷等等.游览浮桥、丰州九日山.游览姑嫂塔及石狮黄金海岸旅游区游玩。

请采纳谢谢

关于“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呼延梓熙的头像
    呼延梓熙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呼延梓熙”

  • 呼延梓熙
    呼延梓熙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欧...

  • 呼延梓熙
    用户080605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晋江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