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老上海有许多传统小吃让人吃过一次就难以忘怀,今天778古镇农家土菜馆就为你数出二十种,快来看看你有哪些没吃过呢?
1白斩鸡
白斩鸡是众多外地游客来上海吃过之后会念念不忘的美食。“说起鸡,就数白斩鸡”——白斩鸡已经成了上海的一个美食地标。白斩鸡有很多种,上海的白斩鸡与其他地方的做法就很不一样。从选料,制作工艺,再到其独特的配方,上海的白斩鸡总能做到名副其实。皮脆、肉嫩、味鲜、形美,上海的白斩鸡不愧是老上海的美味名吃。
2鲜肉月饼
在上海,说起月饼最先想到的就是鲜肉月饼了。而提到鲜肉月饼,不得不提它的美味程度,热气腾腾,外面酥酥的,里面的肉馅软嫩多汁,酥酥的外皮感觉香脆,肉馅感觉肥而不腻,真是满满的老上海味道。
3排骨年糕
这里点餐是按套餐来的,每个套餐里面都是不同的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对口的套餐就行啦!上海的排骨年糕很有咬劲,酱汁把两块年糕都满满的包裹起来了,猪排炸的很香,外皮很酥,咬开后还有肉汁流入口中,蘸上酱汁味道更好!汤就一个字,鲜!熏鱼和虾都是甜口的,都很嫩,刺又不是很多,让你回味无穷。
4焖蹄面
焖蹄面,老汤味浓稠唇,被时间打磨得鲜洁醇真,虽说呈现酱油色,但却是清可见底、层次分明,带着微甜喜人的肉香,就是让食客天天见面,却也不会不生厌。面条放进去之前,还要再加一勺高汤冲淡,这也是手艺,太多味淡,太少又嫌咸,一定要正经主厨来操作,才恰到好处。
5五香豆
五香豆是上海地区汉族小吃,产地中国上海,用料讲究,火候适当。所用原料是专门选自浙江省余姚县出产的蚕豆,。"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这是凡到城隍庙中外游客众口一致的评语。城隍庙五香豆皮薄肉松,盐霜均匀,咬嚼柔糯。吃到嘴里香喷喷、甜滋滋,别有风味。
6崇明糕
崇明糕是一种米糕,甜糯糕之一。主要原料是大米和糯米。据记载:崇明糕,选料讲究,配比合理,甜度适中,果肉适量,蒸煮科学,清香松口,糯而不粘,畅销岛内外,是宝岛崇明的特色风味小吃。它是崇明岛先辈们遗传下来的一种高雅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俗话说:自有崇明在宋朝,同龄就是崇明糕,要吃崇明甜糯糕,还是自家屋里糕。一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用五谷杂粮蒸煮甜糯糕,象征新春来临,万象更新。
7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又名细沙千层饼,是上海高桥镇的著名特色产品之一,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因其入口酥松而得名。又因酥皮层次分明,每层薄如纸,别称千层饼。形如月饼,饼面呈金**,油润光洁,四周乳白色,底部不焦结发硬,酥皮层次分明,馅心无杂质,皮薄馅足,酥松香甜。具有葱香、麻香、脂香风味。油而不腻,甜而爽口,香气浓郁,皮酥馅糯,细软可口,余味无穷。
8南翔小笼
南翔小笼包,汉族小吃,是上海嘉定南翔镇的传统名小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小笼包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做成的。蒸熟后的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皮呈透明,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南翔小笼包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
9荠菜肉丝炒年糕
在流行韩国炒年糕的现在,荠菜肉丝炒年糕可是满满的怀旧味道。白净如玉的年糕,碧绿青翠的荠菜,看上去就软糯爽口。简单的搭配造就神奇的口感,老上海的智慧不容小觑。
10两面黄
“两面黄”是江浙特色的传统面食,在上海也流传已久。一度被称为“面条中的皇帝”,价格不菲。解放后就很少供应,消失已有二三十年,近年来在苏州老字号餐饮界再次兴起。此面有硬“两面黄”和软“两面黄”之分,硬“两面黄”是生面油炸,软“两面黄”是下的硬面滤干再炸,要两面都炸成金**,香味飘出,然后捞出放在盘子上,再将浇头连卤浇在面上,让面条吸足卤汁,味道又香又可口。
11烂糊面
上海烂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通俗一点说--就是把面煮得烂烂的,带有一定的糊状,但却又要烂而不黏,糊而不焦,简单却非常“吃功夫”。考究点的烂糊面,里面有青菜,肉丝、虾仁,鸭肫干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辅料,味道鲜美,鲜的落眉毛。
12蟹壳黄
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此饼味美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13老虎脚爪
老虎脚爪是一种起源于江苏盐城,流行于江苏、上海一带的汉族传统小吃,江苏淮扬地区称之为金刚脐、金刚麒;镇江等地亦称京江脐。因正面突起六个尖状物,颜色呈焦黄,由于是手工制作不用模具,六个角时常分得很开,形状类似老虎的爪子,传入苏州、上海等地后,故有了老虎爪子之名。
14四喜烤麸
四喜烤麸是一道上海的汉族名菜,属于苏菜。色酱红,香浓醇,咸中带甜。烤麸是一种面制品,蛋白质含量丰富,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热量食物。所以这道老上海菜不仅味美,而且健康哦!
15咸肉菜饭
咸肉菜饭在上海也是历史悠久的家常菜了。看似做起来十分简单,但味道确实没得说。饭粒中充满了鲜肉的鲜味,口感饱满,十分经典。
16酒酿小圆子
小巧玲珑、清凉甜糯、洁白晶莹、色彩丰富、水磨糯米,细滑软糯,酒酿小圆子在上海也是很普及的一种美食。虽然每家店的做法都有些许不同,但都很好吃哦!
17咸豆浆
豆浆是昔日上海人的早餐“四大金刚”之一。无论是大饼、油条和粢饭,还是生煎、小笼和锅贴,一定要配着热气腾腾的豆浆吃才吃得舒服,吃得完美。煮着豆浆的大锅前,只见师傅左手拿着一个蓝边碗,加入一汤匙兑了香醋的鲜酱油,右手拿把铜勺从锅里提起一勺滚烫的豆浆,高高举起冲进碗里,不多不少正好一大碗。只见碗里的豆浆立即呈现出絮状来,洒上紫菜碎、榨菜末、虾皮、油条段、葱花,最后淋上几滴香油或辣油,一碗赏心悦目营养美味的咸豆浆就端上桌来了。
18生煎
生煎又称生煎馒头,上海市传统的汉族风味小吃,表皮松软,底板香脆,馅鲜多汁。发面和好,包馅成形,放平底锅中。煎时放少许水,小火焖熟,至底部成金**时.撤上葱花、芝麻,再焖一会儿装盆。出锅时诱人的香味真是让人食指大动。
19爆鱼
爆鱼又称熏鱼,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特色鱼制品。它的制作工艺和配料简便,色、香、味俱美,宜于直接食用。宴席上常作冷盘、拼盘,也可作炒菜烧菜或汤类的配料。上海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很多熟菜,或自己动手做,或外面买回来,少不了的要有一大盘爆鱼。
20草头圈子
草头圈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菜,属于沪菜系。此菜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在上海海派菜单里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这道菜上海人现在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要在以前只能在草头上市时才能吃上这道菜,草头是句上海土闲话,实际上它的学名叫作苜蓿。
怎样的糕才算是撑腰糕呢?
上海人简直也太厉害了,这样几种美食只有在上海才吃得到
2017-10-06 19:40主食面点/鸡蛋/馄饨
1.生煎
也叫生煎馒头,是阿拉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皮酥、汁浓、肉香、精巧。轻咬一口,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肯散去。
2.小笼
皮薄、肉嫩、汁多、味鲜、形美的上海小笼,嗲到哭,上海人每天必吃!吃小笼的口诀请记住:“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
3.锅贴
焦香脆的锅贴,上海人的最爱!在魔都,要吃到口味正宗的锅贴,一定得拜访那些藏匿于街角、弄堂口的点心铺,不起眼的小店,往往有惊人的美味。
4.鲜肉月饼
国庆恰逢中秋,鲜肉月饼当然是必吃!现做现卖的鲜肉月饼,朴实的酥皮里包裹着新鲜猪肉,咬一口还有温热的汤汁溢出,热腾腾美味无比!
5.油墩子
油墩子又称萝卜丝饼,是阿拉儿时的美味!记得小时候放学时,路过校门口或者弄堂口,总要买两只,吃起来香脆有味。
6.咸豆浆
上海四大金刚之一,油条片、榨菜末、虾皮、葱花……过去还有紫菜,加一小匙兑了一点醋的鲜酱油。豆浆煮得烫嘴,加上高冲而下的姿势,碗里的咸浆就会起花。喝起来不光味道鲜美,而且赏心悦目。
7.油条
如果走在上海的弄堂里,迎面的人左手拿着豆浆,那么右手拿的肯定就是油条啦。油锅中翻滚之后,慢慢膨胀,变成金黄,是上海人最爱的早餐。
8.老虎脚爪
其实,上海“四大金刚”还有一个小弟弟,那就是老虎脚爪。这种形似老虎脚爪的烘饼,廉价、美味又实诚,黄松脆的面身,入口焦香四溢。
9.油馓子
小时候,经常能看到大饼摊师傅做麻油馓子,把面团用劲揉透,甩打结实,搓成细长匀称的面条,然后盘成环状或栅状的饼,放进油锅,任其自由翻滚。不一会儿,香气四散飘逸,令人垂涎。
10.粢饭糕
好吃正宗的上海粢饭糕,只在路边摊。它可能离开你很近,就在你每天途经的某条街拐口。早上,它可能出现在卖油条和麻球的摊头油锅里,过油之后,脆壳软心!
11.大饼
说到油条,少不了大饼!一根油条一折为二,放在大饼中央;再把大饼对叠,油条就成了馅。父辈们总说,以前如果每天早上都是一副大饼油条,再加一碗淡浆或甜浆,那就“小资”的一塌糊涂啦!
12.粢饭团
粢饭团的米饭有白米饭和血糯米,包热油条捏紧,会吃的上海人,咸蛋黄和肉松是一定会加的!又软又韧又脆!
13.米饭饼
米饭饼是很多上海人读书时的回忆,阿拉现在父母那一辈,早餐是离不开米饭饼的。清甜软糯的米饭饼,底面金黄,略甜中带点酸,趁着热气咬一口,淡淡的米香弥漫在舌间。
14.葱油饼
在上海,葱油饼和很多小吃一样,名气特别大,有着外人看不懂的魔力!最好吃的还是一些不起眼的摊头,各种排队,且吃且珍惜!
15.海棠糕
海棠糕历史可谓悠久,创制于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后逐渐成为上海一代汉族糕类小吃之一。香甜可口,趁热吃美味得不要不要~~
16.梅花糕
从工艺上看,梅花糕和海棠糕差不多。但模子的形状有差别,还多了玫瑰花和咸桂花作为配料,比海棠糕精致些。
17.冷面
老上海关于夏天的回忆里一定都有它!大大小小的饮食店一到夏日最火爆的就是它!电扇下,一盆冷面,一碟三丝,一碗花生酱,赛过活神仙!
18.冷馄饨
冷馄饨和冷面是黄金搭档,小店里一般都会同时推出这两款。淋上花生酱,是回忆里最亲切的滋味!
19.高桥松饼
高桥松饼这个几乎绝迹的点心,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最爱,堪称是鲜肉月饼的“鼻祖”,上海高桥古镇四大名点之一,吃过的亲朋好友都赞不绝口。
20.春卷
个头小小,色泽金黄。矮凳煤炉,抓一团面在铁板上饶一圈,一张薄薄的春卷皮子就做好了。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里面馅料软软的冒着热气,配合酸酸的醋,味道老灵额。
21.豆腐花
小时候吃豆腐花的时候,会拿到一碗光滑的“白色豆腐”,色泽洁白,滑嫩爽口,鲜咸微甜,还加了不少紫菜虾仁榨菜等作料,自己动手拌一拌,好吃!
22.麻球
小时候经常吃麻球,圆滚滚的球上撒满了白芝麻,色泽金黄,里面包着豆沙,香脆甜糯。
23.擂沙圆
擂沙圆是上海特色传统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煮熟的各式汤团上,滚一层擂制的干豆沙粉。既有汤团美味,又有赤豆芳香,软糯爽口!
24.崇明糕
崇明糕不仅好吃,还代表着团圆、美满、幸福和甜蜜。糕与“高”谐音,寓意“年高”,每逢过年尤其要吃,平时也能买到。
25.烧卖
烧卖,简单到只是一张面皮、里面一团米饭的美食,但却精致到“内有乾坤”。有韧劲儿的皮子里,包上酱油糯米、香菇、猪肉碎,别提有多满足!
26.鲜奶小方
鲜奶小方可能成了一种美食神话了,超多人爱,一定要吃红宝石的!口味香醇、浓郁,一个下去,超满足,再搭配一杯解腻的咖啡,百吃不厌!
27.面疙瘩
面疙瘩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家庭的流行主食。趁热吃又滑又鲜,口感韧韧的,特别有嚼头,在那个连肉都不能畅怀吃的年代,这可是绝对的美味!
28.排骨年糕
上海小吃,排骨年糕真的是心头之好。色泽金黄的排骨,雪白年糕软糯,一定要浇上上海老牌的辣酱油,吃上一口,简直好吃到没朋友!
29.汤团
气温慢慢变低,又到了吃汤团的季节,甜甜糯糯,上海小囡最爱。作为老上海,最最情有独钟的还是鲜肉馅儿,又大又多汁,咬一口一包汤!吃4个就能吃饱啦!
30.桂花酒酿圆子
八月桂花飘香,每年到这个时候,能够吃上一碗味道香浓的桂花酒酿圆子,绝对是莫大的幸福!
31.羌饼
在品种繁多的小吃里面,羌饼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经过发酵之后的羌饼,外面脆响,里面一层很松软。
32.鸡蛋饼
阿拉的鸡蛋饼可不是煎饼果子,上海鸡蛋饼皮更加柔软,更湿润,但现在要想吃到像小时候那种鸡蛋饼味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33.可可奶
说道鸡蛋饼,它的黄金搭档可可奶当然少不了!小时候常喝,一口吃下去就是童年味道!咬开三角小口,咕嘟咕嘟喝起来,再咬一口刚出炉的鸡蛋饼,人生别无所求了!
34.蟹壳黄
因为色泽如蟹壳背一样,所以称为“蟹壳黄”。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圆形饼,饼面粘上一层芝麻,贴在炉壁上经烘制而成。馅料有咸有甜,咬一口脆到掉渣,老嗲额。
35.包脚布
所谓“包脚布”,就是鸡蛋饼夹油条,里面再加甜面酱或辣椒酱、适量的榨菜、香菜,包起来象旧时的铅笔盒一样,是上海街头的经典小吃。
36.小馄饨
馄饨氽熟,搁在碗里,撒上葱花、紫菜、虾米、蛋皮,骨头汤一浇,馄饨齐齐浮起。再撒上一把胡椒粉,点几滴麻油,热腾腾、香喷喷。
37.鸡粥
小绍兴鸡粥是地道的上海风味小吃。用鸡汤原汁烧煮成的梗米粥,顺着调羹滑入喉咙,嫩、香、鲜、烫,顿时通体舒畅,身上每一个毛孔都觉得“适意”。
38.炸猪排
纵使大魔都有美食万千,在许多上海小囡心中,都不及一块炸猪排。金黄诱人,外脆里嫩,看到了眼睛都是要放光的。
39.青团
十足的网红,尤其是清明时节最为火爆,各大老字号换着花样来卖!清新靓丽,很养眼有木有!咬一口还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风味独特。
40.糖糕
老式的上海甜点,三角形,外面会包一些糖,糕饼转弯处最甜最糯,时常不忍下嘴,留到最后才吃,想到这里,魔菌心里甜得糖水要流出来了。
41.发糕
甜甜的,膨松柔软,断面还有丰富的孔洞,一般糕上撒大枣或者葡萄干,特别美味。
42.咖喱牛肉汤
牛肉酥嫩,汤清味鲜!采用熬煮氽炖烩焖法制作,配生煎、锅贴、小笼包都是一绝!汤浓味鲜,牛肉酥烂,颇具风味!
43.鸭血粉丝汤
小小一碗鸭血粉丝汤却拥有一切“鸭”的美味:鸭血、内脏、蔬菜、粉丝……你还能要求什么呢?
44.双档或单档
双档或单档曾是上海街头夜间食品中的明星。两个百叶包、两个油面筋塞肉、再加上一碗粉丝就是双档汤啦。一个百叶包和一个油面筋塞肉就是单档汤啦。 普普通通却温暖入心,这种幸福的感觉是什么都比不上的。
45.葱油拌面
葱油拌面,充满上海风情的简单面点,开洋鲜美,葱油喷香。一碗好味道的葱油拌面在手,桌子上即使有再多的小菜,都不会看一眼了!
46.辣肉面
阿拉上海人吃面,当属辣肉面最经典!不论早中晚,一碗辣肉面就闷头开吃,吃完一抹嘴,爽!这种花不了十几块钱就能吃撑的感觉,踏实又熨贴。
47.浇头面
除了辣肉面,还有大肠面、大排面、黄鱼面、牛蛙面、鳝丝面……一碗最简单不过的面,浇头确是千千万,每一款都是上海人的至爱。一餐换一种浇头,至少一周不重样,怎么吃都不厌!
本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糕点,却冠以“撑腰”,一个有动词感有力度感的名字。俗语说:“二月二,吃腰糕,一年到头壮龙腰。”清蔡云在《撑腰糕》的诗中对此做了描述:“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是说在二月二这天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不会腰痛。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所谓“隔年糕”,是指人们在年前蒸粧做好备用的年糕,留至农历二月初二,再将收藏的年糕取出,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用油煎食。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传之久远。
关于“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泪染倾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老上海...
文章不错《上海有哪些地道的美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