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

网上有关“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重大工程区、城市和港口的规划和设计应该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研究,尤其是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必须进行此项工作,否则工程规划、设计将出现错误,从而给工程造成重大损失。这里通过实例,介绍如何运用物探、地质相结合对城市区域作地震地质背景分析和地震危险性的评价。

图2-1-3 辽南地区构造体系及地震预测分析图

(据杨文远,1985)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金州镇东南10km的马桥子乡。区内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地震频繁,我国东部有名的郯庐地震带在其西缘通过。靠近开发区的金州断裂是一条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其南端的金州地区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破坏性地震。总之,本区是一个地震危险区。为规划此经济开发区和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本区进行了地质和地球物理的调查工作,其结果如下[3]。

1.构造活动性与地壳形变

本区位于纬向构造的阴山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二个巨型隆起带的复合部位,构造复杂,演化历史较长,多期性、复合性、继承性表现明显。经对构造形迹全面分析,本区存在纬向构造体系、华夏构造体系、新华夏构造体系及北西向构造(图2-1-3)。断裂相互交叉,地块严重破坏。挽近时期以来,各体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其活动的性质、先后和强度均有踪迹可查,尤其在一些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中表现较为清楚。

金州断裂 该断裂为一条深大活动断裂,是郯庐断裂带的分支,在发展上具有长期性和继承性。断裂走向为N 20°E。到目前为止,它仍在活动,依据如下:①在石河乡高家房身南侧的冲沟里,破碎带宽30m,其上的晚更新世黄土状亚粘土与断层东盘的片麻岩呈断层接触(图2-1-4);②在地貌形态上,金州断裂作为辽东山地与西部辽河冲积平原的分界线,第四纪以来,东部上升幅度达150m,1972年以来,断裂两侧地形高差达7.2mm;③地热的分布受断裂控制,沿金州断裂及其两侧,温泉呈北北东向带状分布,如复县龙门汤温泉、黄哨温泉、熊岳温泉、汤岗子温泉等。这些温泉水温较高,大都在50℃以上,最高可达88℃;④断裂控制着地震分布,金州断裂为一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带, 近时期为右旋张扭,沿该带的金州、熊岳等地,曾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形成一条中强地震带。

图2-1-4 高家房身金州断裂剖面图(据杨文远,1985)

1—鞍山群片麻岩;2—震旦系页岩夹砂岩;3—破碎带;4—第四纪黄土状亚粘土

庄河断裂 断裂位于开发区北约7km,与金州断裂交会于金州七里庄附近,对开发区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庄河断裂是一条古老而又断续活动的区域性大断裂,为压扭性逆断层,呈N E45°~50°方向延伸,倾向SE,倾角80°。新生代以来有断裂活动,断层泥年龄测定表明,在新近纪至晚更新世(N2—Q3)有强烈活动。断裂活动造成南北两盘差异升降,北盘大和尚山持续上升,高达664m;南盘则相对沉降,如金州八里庄至吴屯一带,据钻孔揭露,有厚达58.83m的早—中更新世的泥砾堆积,其底界在海平面以下十余米。1958~1972年水准测量表明,东盘相对于西盘的上升速度约为2mm/a。另外,在庄河附近,地震频繁,且震中位置集中。沿此带还有地热异常。温泉沿断裂分布明显。金州地震台在1978~1982年对庄河断裂进行跨断层水准测量,未发现差值,说明庄河断裂近期是平静的,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升降运动。

普兰店断裂 走向北西西,长约80km,为一压性断裂,在普兰店与金州断裂相交,并切割了金州断裂。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上可看出,沿该断裂震中呈密集的带状分布,说明该断裂的活动性强烈。海城、唐山两次大震前后,本带宏观、微观异常激烈,烈度也偏高。

皮口断裂带 南北长80km,东西宽20km,由27条北北东向冲断层及其伴生的20条北北西向扭断层组成。在皮口镇以南有碳酸泉分布。1972年以来,震级ML> 1级的地震共发生过10次。

碧流河断裂 全长60km,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压性断裂。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它控制了碧流河的流向,河流阶地不对称,有差异升降迹象,碧流河上游存在断崖。断裂带上的城子瞳西于1969年3月4日曾发生过4级地震。

海城河-大洋河断裂 为近期发现的一条隐伏性活动断裂,走向北西,为压扭性断裂,全长130 km。在海城河上游断崖处有明显的三角面、悬谷,其活动导致1975年海城7.3级大震。

郯庐断裂带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一条规模最为宏伟的断裂带,切割深度到达莫霍面,全长可达2400km。从前古生代开始活动,一直到第四纪仍然是一条非常活跃的断裂带。由于断裂带的活动,辽宁地区相对山东地区有明显上升,辽东半岛相对下辽河地区上升了370m,断裂带内差异活动强烈,可达1.5mm/a,曾发生过渤海7.4级地震(1969年)和6.5级辽东湾地震(1922年)。

渤海海峡断裂 呈北西45°方向延伸,长达200km,该断裂与郯庐断裂交会处曾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总之,上述几条断裂代表了四大构造体系的主要成分,彼此间都存在复合关系,以斜接和反接为主要形式。这些断裂都具有强烈的活动性,其中以金州断裂活动最强,郯庐断裂及渤海海峡断裂活动程度为中等,其他活动较弱。

辽南地区按地壳形变可分两个区,一是形变速度为13~14mm/a的平坦的下辽河地区,另一是形变速度在15~18mm/a的辽东隆起区。庄河、埕子口附近,1938~1958年水准测量结果,相对营口基点上升了60mm,平均每年约3mm,1970年再次复测,庄河、大连一线相对营口又上升了60mm,平均每年约3mm,上升趋势逐渐增加。

地壳隆起与断裂带内的应力积累是同步的,当断裂带的应力积累达到强度极限时,会导致这些构造断裂的再活动。辽南地区,地壳上升速度较大,某些断裂带为发震构造,1975年2月海城7.3级地震就是在沈阳到盖平的北东向的变形速度较大的梯度带上发生的。

图2-1-5 辽南及渤海地区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示意图

(据孔繁厚等,1984)

2.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与深部地壳结构特征

辽南及渤海地区区域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图2-1-5)是,等值线多为北东向和东西向,南部、中部为正值区,最高有+30×10g.u.,在东南出现一近东西向长条形封闭圈。西北大部及东北小部为负值区。区域重力值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最低可达-100×10g.u.。总变化值为130×10 g.u.。其间有五条重力梯度带,反映深部断裂带的存在。大连市位于丹东-庄河梯度带的南侧。

莫霍面等深度图(图2-1-6)反映了地壳厚度变化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增厚,等深线多呈北东向和东西向展布。按地壳厚度变化特征可将辽南及渤海地区地壳构造划分为中部、南部幔隆区和幔坳带。

1)中部幔隆区:地壳厚度变化在32.3~34.0km之间,幔隆区大致以34.5km的等深线为边界,属区域重力场的正值区;中部幔隆区呈两隆夹一凹的构造布局,其西边为彰武-菊花岛次级幔隆带,中间为下辽河-渤海幔坳带,东边为抚顺-长兴次级幔隆带。

2)南部幔隆区:南部幔隆区与南部区域重力场正值区相对应,内有丹东-庄河幔隆带、埕子口幔隆带和南堡幔坳;丹东-庄河幔隆带呈近东西向展布,北侧有明显的地幔陡坡带。

3)幔坳带:幔坳带与区域重力场的负值区相对应,亦即中部幔隆区的两侧,东侧为一北东向槽状幔坳带,西侧为一阶梯状地幔坳。

本区幔隆、幔坳展布多为东西向,其次为北东向。东西向的幔隆、幔坳分布在本区的东部及西部,北东向的幔隆、幔坳则斜贯本区中部。此种格局说明两者所受构造作用的时代和背景不同。东西向格架反映了中生代前古板块构造运动特点,所受应力的方向为南北向。北东向格架说明本区自新生代以来,由于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影响,地壳受北西—南东向应力作用。在幔隆局部凸起部位、幔隆带交汇处、幔坡带,幔坳的边缘部分及幔隆带的转折端,因地壳较薄,常发育有深部断裂。此带亦为应力集中带,有中、强地震发生,这与辽东半岛地震空间分布是一致的。

图2-1-6 辽南及渤海地区莫霍面等深度示意图(据孔繁厚等,1984)

1—莫霍面等深线(km);2—震级大于5级;3—震级小于5级;4—热水点;5—幔隆幔坳分界线;6—地壳断裂

3.地震活动性

它是地壳活动的现今表现,其强度、频度和时空规律,对研究区域稳定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据大连地震台的观测统计,从1493年到现在,曾发生地震669次,其中ML≥3.5级的达29次,占4.3%,震源深度一般不超过15~20km,属浅源地震。金州附近,从1853年以来,发生过3次大于 级的大地震,最大的一次为6级,属破坏性地震。

从地震分布的时空特点来看,本区地壳活动性有如下一些基本规律。

1)从历史地震震中分布与造构背景关系来看(图2-1-3),70%的小震活动与新华夏系不同性质的断裂活动有关。近期大震不断发生,其中有1966年渤海7.4级、1978年海城5.9级等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亦曾多次发生。据此,本区存在发生6级构造地震的背景条件。本区地震除受新华夏系控制外,还受纬向构造带活动的影响,在二者交会地带容易发生地震,而且震级较高,金州正处于这样一个位置,自1975年海城大震以来,小震多次发生。

2)从深部地震构造来看(图2-1-6),郯庐断裂带与庄河断裂带都处在幔隆与幔坳的过渡带。地震多分布在幔隆带上的局部凸起部位,如营口—海城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强震。另外,在幔隆带交会处,地震活动性亦强。如金州附近,位于抚顺-长兴幔隆带与丹东-庄河幔隆带的交会部位,在1961年曾发生过6级强震。

3)从发震时间看,1800~1890年为一活跃期,半岛上沿金州活动断裂带曾先后发生过金州1855年12月11日的5.5级、1856年4月10日的5.25级、1861年7月19日的6级和营口1859年的5级、1885年的5级5次破坏性地震。1890~1940年为平静期,半岛上没有发生过大于5级的地震。1940年至今又进入活跃期,相继发生过熊岳1940年8月5日的5.75级、1969年9月23日的4.25级和海城1975年2月4日的7.3级、1978年的5.9级破坏性地震。

综上所述,辽东半岛近代地震活动期约为90年,平静期约50年。由此推算,半岛至今还需40~50年才可进入平静期。活动期长、平静期短的特点再次说明地壳的不稳定。另外,从地震先后发生的时间来看,地震由金州→营口→熊岳→海城先后发生,说明半岛上一百多年来震中沿金州断裂的两端有重复回跳的可能。从近期小震趋势上看,震中可能由北向南移动。

4.区域稳定性评价

(1)稳定趋势分析

本区最重要的不稳定因素是地震。区内地壳构造环境、构造活动性及体系复合关系、应力集中条件、现今应力场作用方式及能量积累和释放都为本区产生中、强地震提供了孕震条件。这些不稳定因素现分析如下。

1)金州断裂南端的深部地壳构造环境处在丹东-庄河幔隆与抚顺-长兴幔隆的交会部位,且金州断裂与庄河断裂在七里庄附近会而不交,为一断裂闭锁区,该处地壳较薄,应力易于集中而利于应变能的积累。若按90年为一活动期的积累过程,今后50年内尚存在一个应变能相当6级左右的地震。

2)在近东西向构造应力挤压作用下,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处于左旋扭错状态,并且有挤压作用,北西西向断裂则处于右旋扭错状态。在二者交会部位,利于应变能的积累,易于发震。金州断裂南端正处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中。

3)金州断裂处于辽东隆起与下辽河凹陷的转换地带,是地应力高度集中的部位。

4)金州地区周围的陆地与海域,近几十年,特别是1975年海城大震以来,小震多次发生,表明本区地壳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发震的可能性。

5)金州断裂两盘相对差异活动明显,1980年以来金州水准观测资料表明,这种差异运动速度日益增加,应力一直集中(表2-1-4)。

表2-1-4 1980~1984年金州断裂两盘相对差异运动速度日益增加

(据杨文远,1985)

6)从历史地震震中迁移规律看,金州断裂上地震震中存在重复回跳的可能。

7)根据古登堡-李希特公式(2-1-1)中系数a、b随时间的变化,可推断未来强震的可能性:

lgN=a-bM(2-1-1)

式中,N为观测时间内M级地震发生的总次数;M为震级;a为大小地震比例;b为地震活动水平。系数a、b是通过作1930~1982年间大连地区递推累加震级-额度曲线(图2-1-7),用最小二乘法求得(表2-1-5)。

由图2-1-7可知,半岛南部小震频度高,中、强震频度低,5~6级地震处于明显缺震状态。a、b值随着时间而增大,说明半岛地震活动明显加强,地震频繁,这与近期郯庐断裂活动强烈,与半岛1940年后又进入一个活动期的推断是较吻合的。b值一直趋于上升,表明金州断裂南端处在孕震阶段,当地应力积累能量达到临震状态时,b值会出现系统的下降,强震也即将来临。

表2-1-5 1930~1982年间大连地区大小地震比例(a)及地震活动水平(b)

(据杨文远,1995)

图2-1-7 1930~1982年大连地区递推累加震级-频度曲线

(据杨文远,1985)

8)利用以下经验公式可对未来发震强度作估算:

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式中,Ms为未来发震震级;L为未来释能活动断裂长度(km),Imax为未来震中烈度。表2-1-6是用式(2-1-2)(、2-1-3)计算的结果,由表可知,金州断裂南端可能发生6级地震,未来震中烈度为8.0。

(2)地震烈度影响场效应

地震烈度影响场是指由于断裂释能对周围建筑物破坏所涉及的范围和强弱,它以震中为中心向外逐渐衰减。如果未来地震确实在表2-1-6所预测的不稳定地点发生,那么它们的影响场将随离开发区距离的远近而显示出不同的差异,依据公式(2-1-4)计算所得的影响烈度列于表2-1-7。

表2-1-6 大连地区未来地震预测

(据杨文远,1985)

表2-1-7 大连地区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影响烈度

(据杨文远,1985)

地球物理勘探及地球化学勘探方法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式中,I为影响烈度;S为烈度衰减系数;Imax为震中烈度;R为等震线半径(km);H为震源深度(km)。

从表2-1-7可知,对大连经济开发区有影响的发震断裂有金州断裂南端(发震时烈度可达8度)和郯庐断裂与渤海海峡断裂交会带(烈度可达7.5度),其他断裂发震影响烈度均小于等于6度,对稳定无不良影响。

(3)地震场地效应

实际影响烈度不仅取决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而且与场地的地质构造、地基土类型、地下水、地形等因素影响有关。

开发区距金州断裂南端8km,处于8度危险区边缘。在金州断裂与庄河断裂复合影响带内,地貌形态差异较大,高差可达664m,岩体支离破碎,互相穿插,沿主干断裂,断层泥和糜棱岩化、片理化极为发育,使岩石强度降低。另外,开发区表层大都是晚更新世洪积黄土状亚粘土,其容许承载力,据实测为30~60tf/m2

1tf/m2(吨力每平方米)=9806.65N/m2(牛每平方米)=9806.65Pa(帕)(国际单位制)。

。据以上情况,虽场地附近无大型活动断裂,但抗震工程的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在未来几十年内产生6级地震的背景是存在的,在该带附近进行的一切建筑都需注意地基岩土的稳定性,注意防震措施,并需有烈度8度以上的设防。

我国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旅游业和地产业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此,将在我国旅游地产发展环境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景作一初步探讨。

1.我国旅游地产发展概况

旅游地产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概念。其主要经营模式分时度假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一些房地产商引入我国,他们的目的是推销他们手中滞销的房产。旅游业涉及这一领域首先开始于个别单体饭店加入国际交换网络。在1997年,杭州梦湖度假村,北京九华山庄,北京燕苑度假村是我国最早加入RCI的饭店。截止到2001年,我国加入 RCI的旅游饭店有17家,其中北京、海南、云南各三家,青岛、无锡、杭州、珠海、天津、武汉、桂林、上海各一家。加入II的有三家,分别位于上海市清浦县、广州市和广州市的番禺区。[6]

近年来亦有相当数量的旅游饭店和旅游集团开始运作旅游地产产品,以不同的方式探索旅游地产在中国的本土化经营。其中有:(1)借用分时度假的概念,开发出类似产品的单体企业,如以产权酒店为经营模式的北京快乐假日酒店。(2)单体加盟国际分时度假交换网络的经营企业,其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采用销售20-40年每年一周的度假地住宿权的方式。(3)自主开发分时度假网络的企业,他们致力于将分时度假产品进行本土化的改革,设计出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型运作模式,如华夏之旅和新旅网络度假公司。(4)集分时度假开发、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如天伦度假公司。

同时,房地产业亦将旅游地产当作解决滞销房产的灵丹妙药,将其作为投资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据了解,国内日前涉足旅游房地产的公司超过百家,包括首创、海航、中信、中旅等大型企业,也包括珠江地产、人鸿集团、万科集团、万达集团、万通集团、青岛汇泉旅业等大批房地产投资商、开发商、旅游企业,各路开发商均看好未来中国的旅游房地产市场。截止到2003年,我国北京、上海、大连、青岛、海南、广东、福建、深圳等地的旅游地产项目已达到近百项,海南的博鳌城,深圳的华侨城等一大批旅游地产项目得益于“假日经济”与“会议经济”。[8]

2.我国旅游地产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广为应用的机会-风险分析方法,S指的是Strengths(优势),W指的是Weaknesses(弱势),O 指的是Opportunities(机遇),T 指的是Threat(威胁)。[9]在此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我国旅游地产业发展的环境,找出我国旅游地产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并确定旅游地产业的外部机遇和威胁,从而对我国旅游地产的前景进行预测。

(1)Strengths(优势)

旺盛的市场需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佛朗切斯科?费兰贾利对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谈话说:今后20年内,中国将在世界旅游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国民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度假休闲旅游将会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大众比较青睐的旅游方式。我国在3-5年内,可望形成一定规模的度假旅游市场,这一市场的形成与扩大将会给旅游地产带来旺盛的市场需求。

优越的市场供给。我国饭店业总体供大于求,由于增长速度过快,1998年以来,平均客房出租率不到60%。另一方面,全国商品房空置率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9985万平方米。[10]饭店业总体供大于求,全国商品房空置率高,当然并非好事,但却为旅游地产提供了良好的供给条件。同时,因为我国可投资领域少,可利用资金相对充足,对于像旅游地产这样有国际成功先例的投资新领域,在基础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难吸引到积极寻求投资项目的资金,这势必会带来相当数量的供给。

(2)Weaknesses(劣势)

概念的模糊不清。旅游地产在我国刚刚起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消费者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众多涉及该行业的开发商开发概念的模糊也导致旅游地产理念的推行上出现偏差,使消费者逐渐对产品失去兴趣。通过对国内的消费群体分析,为数众多的消费者是出于投资的目的而购买旅游地产产品,但是从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应强调其作为度假产品的本质含义。

进入门槛较高。开发旅游地产的成本是很高的,首先在产品开发的选址、规划、建设及度假资源的整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后起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较高的进入门槛让很多有心发展旅游地产的企业望而却步,这对于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很不利。

(3)Opportunities(机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的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纪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旅游地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国家已把旅游业作为新的增长点。旅游地产作为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有着明显的就业效应、增长效应、带动效应和可持续效应。正因为如此,钱其琛副总理2001年1月8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体出了“中心城市可以积极探索分时度假等新的旅游方式”,[11]这为旅游地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历史性机会。

(4)Threats(威胁)

信誉的缺失导致市场形象风险。信誉支撑产业,而信誉的缺失则会带来产业的凋零我国旅游地产尚处于发展初期,制度建设步伐赶不上旅游地产的发展速度,受利益驱动,一些商人的不良行为致使产业信誉遭受严重影响。

人力资源的缺失导致系统管理风险。旅游地产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开发、经营和管理涉及到旅游、房地产乃致金融、IT等许多不同的领域,对系统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缺乏具备专门技能的管理人员会带来管理上的风险。

3.我国旅游地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旅游地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近期度假需求不旺。旅游地产供求是个复杂的系统,与城市的恩格尔系数,GDP水平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大关,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正是一个国家旅游需求膨胀的时期,但主要是观光性质的需求;休闲需求急剧增长的门槛是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那时候就将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才会普遍产生。[12]现在,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大关(2004年为人均1268美元),旅游地产的机会才开始出现,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才有欲望、有能力、有需求去消费休闲度假产品,但是先富起来的人毕竟只占一小部分。同时,“带薪休假制度”在国内毕竟刚刚起步,大多数人外出旅游仍是依靠“五一”、“十一”等国家法定假日。我国现在仍以观光旅游需求为主,因而,旅游地产这一主要用于满足休闲度假旅游的产品现阶段会面临需求不旺的风险。

制度的缺失。在我国,旅游地产刚刚起步,缺乏专门的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缺少了这些规范,市场就会失序,一些地产商打着开发旅游地产的旗号,实际上却在进行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国家相关部门组成的五部委联合督查组在对地产行业进行的三轮督察中发现“以往的确存在房地产商利用旅游规划项目的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圈地现象”;一些经营者进行旅游地产项目时,不管消费者今后的权益保障,甚至采取欺诈性销售和非法集资等恶性的牟利手段。这些行为,扰乱了市场,既严重阻碍了旅游地产市场的培育,也阻碍了一些有心发展旅游地产的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使得旅游地产这一非常有前途的产业一度陷入困境。

国内度假网络不健全。国内旅游地产商在开发旅游地产产品时,大多忽视后续经营与管理。目前,任何一家开发商在实力上都无法建立一个健全的度假交换网络。我国度假村、旅游饭店数量庞大,但由于开发商之间缺乏联合,造成了度假市场的分离以及度假地选择面狭窄的局面,从而大大降低了旅游地产产品的吸引力。

如上所述,旅游地产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政府、相关的企业及从业者妥善应对,才能保证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大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加以努力:第一,进行消费引导,培育消费市场。加强休闲度假理念的正确宣传与推广,有实力的企业应着力打造品牌,以品牌效应促进旅游地产理念的推广,培育旅游地产市场。第二,进行本土化改造。针对我国市场的客观情况,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如为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可以考虑将分时度假的购买年限缩短,销售价格也相应降低。第三,加强联合,建立健全国内分时度假网络。通过度假网络的建设,提升产品的价值,充分显示其可交换性的魅力,满足消费者多样性的需求。第四,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法规,以此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行业内部亦可通过协商,建立规范的行业自律制度。在法律法规出台后建立行业资质认证体系,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结语

我认为,休闲是新千年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到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未来20年,以旅游、娱乐、运动等为基础的休闲产业将会更快地进入各个产业中,休闲产业的发展,也为旅游房地产业提供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相信旅游地产一定会有非常光明的前景!

关于“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回继超的头像
    回继超 2025年08月06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回继超”

  • 回继超
    回继超 2025年08月0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回继超
    用户080608 2025年08月06日

    文章不错《实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壳稳定性的初步评价》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