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杨建顺的代表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建顺的代表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论文类:
《论“服务型政府”在行政法上的定位》,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论经济规制立法的正统性》,载《法学家》2008年第5期
《导读:拓展和创新行政法学研究的阶梯》,载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计划行政的本质特征与政府的职能定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摘录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建设和谐社会》,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版
《论城市创新中的市民参与》,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3期(总第166期);收录入北京市法学会编《走进法治——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2008年7月
《论根治腐败的制度支撑》,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论行政评价机制与参与型行政》,载《北方法学》创刊号,2007年1月
《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及其制度支撑》,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6年)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城管执法的作用》,载《法学家》2006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6年)
《新世纪中国行政法与行政法学发展分析——放权、分权和收权、集权的立法政策学视角》,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7年第3期
《建立和完善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6年4月17日
《论行政复议——我国行政复议的现状与课题》,载《人大法律评论》2004年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行政诉讼的类型与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视角》,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 11期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视点和方向》,载《人民法院报》2005年6月20日;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8期
《论行政诉讼判决的既判力》,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 12期(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5年)
《论房屋拆迁中政府的职能——以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衡量和保障为中心》,载《法律适用》2005年第5期
《论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维权与政府职能定位》,载应松年教授贺寿文集编辑委员会编《行政法的中国之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论基层政府法治建设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6年第 3期
《高校教师聘任制与维权、救济机制》,载《中国教工》2005年第3期
《公共利益辨析与行政法政策学》,载《浙江学刊》200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5年)
《行政裁量的运作及其监督》,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全文收入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宪法与行政法论文选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全文收入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行政法学精萃(2005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4年)
《行政立法过程的民主参与和利益表达》,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4年)
《论行政裁量与司法审查——兼及行政自我拘束原则的理论根据》,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5期予以摘录;被收入周国均主编《中国法学文丛?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被收入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行政法学精萃(2004年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3年)
《公共选择理论与司法权的界限》,载《法学论坛》2003年第3期
《论危机管理中的权力配置与责任机制》,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6期予以摘编刊载(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3年)
《行政许可的合理化与相对人的权益保障》,载孙琬钟、江必新主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6月版
《论政策制定的程序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载《政府法制建设》2003年第5期
《明确法律定位,建立健全教师奖惩和救济机制》,载《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7期(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收录2003年)
《日本行政执行制度研究》,载《法学家》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关于行政执行权力配置的思考》,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8月12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教师聘任制与教师的地位——以高等学校教师为中心》,载《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行政程序立法的构想与反思》,载《法学论坛》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3年第2期全文转载
《论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行政许可的原则》,载《法制建设》2002年第2期
《论劳动教养的目的及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载张绍彦、陈兴良、储怀植主编《理性与秩序——中国劳动教养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政务公开和参与型行政》,载杨解君编《行政契约与政府信息公开——2001年海峡两岸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实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行政强制中的和解——三环家具城案的启示》,载《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日本国会议员选举制度与宪政建设》,载王晓民主编《议会制度及立法理论与实践纵横》,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关于依法行政观念的十个问题》,载《岳麓法学评论》第二卷,2001年11月
《行政诉讼与司法能动性——刘燕文诉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案的启示》,载《法学前沿》第4期,法律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论行政诉讼判决的拘束力》,载《人民法院报》,2001年9月17日
《宪政与法治行政的课题——宪法与行政法学领域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载《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第一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论坛》2003年第3期、第4期予以全文连载
《日本的行政法治之路》,载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5月版
《论完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载《人大法律评论》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行政诉讼的界限与行政法学研究的课题》,载《行政法学研究》第28期,1999年12月
《中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20年的回顾与展望》,载《法学家》1999年第1?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1999年第3期转载
《日本行政法的概念、对象和范围》,载 《外国法译评》1998年第3期
《关于行政法的特点》,载《法制与社会发展》第3期,1998年6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1998年第4期转载;《法制建设》1999年第1~3期连载
《日本行政处罚的理论与问题》,载《法学家》第39期, 1996年12月
《规制行政与行政责任》,载《中国法学》1996年第2期
《日本宪法诉讼理论与实践发展述评》,载《法学家》第32期, 1995年10月
《关于行政行为理论与问题的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第11期,1995年9月;人大书报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 年 第 期全文转载
《关于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载《兰州学刊》第79期,1994年8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大胆借鉴、勇于创新、建立完整系统的行政法体系》,载《行政法学研究》第7期,1994年7月
《中国公务员制度论考》(日文,博士论文要旨), 载日本《一桥论丛》108卷5号,1992年11月
《中国国情与公务员制度的导入》(日文),载日本《一桥研究》第17卷第2号, 1992年7月
《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展开与课题》(日文),载日本《一桥研究》第14卷第3号, 1989年10月
《行政诉讼中和解的法理》(上、下)(日译汉,[日]南博方著),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2001年3月);冬季号(2001年11月)
《日本行政法的现状与课题》(日译汉,[日]南博方著),载《行政法学研究》第13期,1996年10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1996年第4期全文转载
《中国的行政机构改革》(汉译日,董成美著), 载日本《一桥研究》15卷1号, 1990年4月
迄今共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
著作类:
《比较行政法——给付行政的法原理及实证性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行政法Ⅰ[第四版]行政法总论》(独译,[日]盐野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Ⅱ[第四版]行政救济法》(独译,[日]盐野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行政法Ⅲ[第三版]行政组织法》(独译,[日]盐野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法科学生读本 迈入法学之门》(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法科学生读本 法学进阶之路》(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行政规制与权利保障》(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比较行政法——方法、规制与程序》(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学参考书》(合主编,第一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日本国会》(独编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行政法》(独译,[日]盐野宏著,姜明安审校),法律出版社,1999年4月版
《比较行政法》(合编著,副主编,撰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日本行政法通论》(独著),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行政法专题研究》(合著,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政处罚实务全书》(副主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1996年5月版
《日本行政法》(合译,第一译者,[日]南博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8月版
迄今共参加编写各类教材20余部
代表性项目
《给付行政法原理与民生行政研究》(08AFX00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课题 2008年)
《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A080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重大课题 2008年)
《北京地方旅游法规范体系研究》(北京市旅游局委托研究课题,2008年)
《北京城市建设管理法律体系现状研究》(北京政府法制研究会委托项目 2008年)
《我国邮政行政复议制度研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 2008年)
《我国邮政行政复议的配套制度和相关制度研究》(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 2008年)
《知识产权重大问题研究》(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委托项目 2008年)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模式研究》(国务院法制办、信息办委托项目 2006年)
《外国专业人才引进与管理立法研究》(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 2004年)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法学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口管理中心863项目2003年)
《规划法制化问题研究》(国家计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 2003年)
《政府规制与行政许可》(01SFB2028)(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 2001年)
《亚洲开发银行“行政许可”课题研究》(国务院法制办委托研究 2000年)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政府规制责任》(999-328004)(国家教育部资助年轻优秀教师基金项目 1997年)
《日本法律制度研究》(96JBY820006)(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 1996年)
朝克的学术论文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杭州)人。他是十九世纪前期中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开山作家。其作品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又多方面的。除政治思想和文学外,中国西部史地、古文字学、金石学、佛学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诸多异乎前人的发现和创见。
龚自珍自幼好读诗文,他的文章力主“更法”“改图”,揭露清代统治的腐朽,洋溢爱国热情。他任职期间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48岁时辞官南归,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1841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
书香门第
龚自珍像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倚声填词,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1、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代词关系》,汉文,《民族语文》1993年第二期,50-58页。
2、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词词义关系》,日文,《早稻田大学语言文化研究》1990年第三期111-118页。
3、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鄂温克语共有动词》,汉文,《民族语文》1992年第一期,17-24页。
4、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蒙古语共有词的元音对应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3年第二期91-100页。
5、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蒙古语共有词的辅音对应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8年第二期89-101页。
6、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词元音对音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9年第一期20-31页。
7、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代词关系》,汉文,《民族语文》1993年第二期,50-58页。
8、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格形态研究》,汉文,《民族语文》1994年第四期,64-68 页。
9、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名词》,汉文,《满语研究》1994年第一期37-42页。
10、《关于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的关系》,日文,日本《东方学》1990年期20-41页。
11、《日本语言政策研究》,汉文,《世界各国语言政策研究》之论文,2002年5月出版。
12、《论日本语和鄂温克语共有动词》,汉文,《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一期18-22页。
13、《关于日本语和鄂温克语特殊词义关系》,汉文,《黑龙江鄂温克研究文集》第二册237 -246页,2000年6月版。
14、《关于日本语和鄂温克语共有词》,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四期102-105页。
15、《日本地名和文化的关系》,汉文,《西双版纳国际地名学论文集》1993年。
16、《关于日本地名中的‘田’字》,汉文,《中国地名》1992年第五期33-35页。
17、《论日语和达斡尔语的关系》,蒙古文,《蒙古语文》1997年第八期24-29页。
18、《关于日本语和达斡尔语的感叹词》,日语,《日本蒙古学报》1990年第二十期35-40页。
19、《论日本乌依勒塔语与通古斯语语言文化的关系》,英文,《东西方语言文化》第五辑,1995年。
20、《论乌依勒塔语词首保留的辅音》,汉文,《民族语文》1996年第一期61-66页。
21、《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所简介》,汉文,1993年第五期76-78页。
22、《论印第安语和满通古斯诸语共有的宗教称谓》,汉文,《民族研究》1998年第六期65-68页。
23、《论印第安人和我国北方民族原始宗教的关系》,英文,美国崔尼提大学《宗教学》1997年期1-10页。
24、《关于北极圈语言文化的共性》,英文,《东西方语言文化》第六辑21-32页,1997年。
25、《关于芬兰萨米语和满通古斯语的共有词》,汉英文,北京萨米语言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1998年10月1-12页。
26、《关于通古斯诸语和爱斯基摩语共有名词》,汉文,《满语研究》2001年第一期21-29页。
27、《论俄罗斯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捏基达尔语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0年第二期32-43页。
28、《蒙古语的牧业文化特征》,汉文,《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三期92-94页。
29、《论达斡尔语中的满通古斯语借词》,汉文,《民族语文》1988年第四期25-30页。
30、《论满语和蒙古语的语音关系》,蒙古文,《蒙古语文》1989年第三期11-17页。
31、《论蒙古语和满语的共同构词成分》,日文,东京外大亚非所《语言文化接触》1993年期75-89页。
32、《蒙古语和满通古斯诸语代词比较研究》,汉文,《内蒙古大学国际蒙古学会议论文简介》140-141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33、《关于蒙古语和鄂温克语的元音对应规律》,日文,《日本阿尔泰学》第26期10-47页。
34、《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人名与语言文化变迁及接触关系》,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四期75-78页。
35、《关于女真语研究》,汉文,《民族语文》2001年第一期70-76页。
36、《论满通古斯诸语形容词级》,汉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80-89页。
37、《关于满通古斯诸语的辅音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5年第一期31-35页。
38、《论满通古斯诸语格形态及其功能》,汉文,《满语研究》1995年第二期29-39页。
39、《论满通古斯诸语的语音变化规则》,汉文,《满语研究》1996年第一期9-12页。
40、《关于满通古斯诸语的分类及其分类特征》,汉文,《世界民族》2000年第二期32-36页。
41、《论满通古斯诸语的历史研究》,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三期27-31页。
42、《论满通古斯诸语研究的理论意义》,汉文,《鄂温克研究》1999年第二期16-19页。
43、《关于国际通古斯学研究》,汉语,《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一期1-3页。
44、《论通古斯诸语拟声拟态词》,日文,日本《学习院大学语言学报》1990年第12期48-57页。
45、《论通古斯诸语及文化》,日文,《北海道大学语言文集》1-40页,北海道大学出版,2001年。
46、《论锡伯语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0年第一期16-21页。
47、《关于赫哲语及其现状》,汉文,《满语研究》1992年第二期112-115页。
48、《论赫哲语动词陈述式》,汉文,《满语研究》1997年第一期12-15页。
49、《论鄂伦春一词》,蒙古文,《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四期148-152页。
50、《论呼玛鄂伦春元音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2年第二期61-69页。
51、《鄂伦春旗语言文字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25-28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52、《鄂伦春语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930-932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53、《关于鄂温克语语音特征》,蒙古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一期39-54页。
54、《鄂温克语构词方式》,汉文,《民族语文》1984年第二期20-24页。
55、《论鄂温克动词》,蒙古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四期107-118页。
56、《鄂温克语的格》,汉文,《满语研究》1985年第一期35-46页。
57、《论鄂温克语各方言和语音特征》,蒙古文,《蒙古语言文学》1985年第一期62-70页。
58、《鄂温克语各方言的语音关系》,汉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5年第四期57-60页。
59、《关于鄂温克语代词特征》,汉文,《满语研究》1986年第二期15-58页。
60、《鄂温克语的后置词》,汉文,《民族语文》1986年第六期56-63页。
61、《鄂温克语词汇特征》,蒙古文,《蒙古语言文学》1986年第六期14-22页。
62、《鄂温克语》,汉文,《中国民族语言简介集》694-70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
63、《论鄂温克一词》,蒙古文,《蒙古语文》1987年第四期79-82页。
64、《论鄂温克连词》,汉文,《满语研究》1988年第二期45-53页。
65、《鄂温克语句子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89年第二期24-29页。
66、《论鄂温克语词组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1年第一期43-58页。
67、《关于鄂温克语助词结构》,汉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四期67-70页。
68、《鄂温克语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926-92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69、《鄂温克旗语言文字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29-33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70、《鄂温克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汉文,《述说鄂温克》381-404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
71、《关于鄂温克语驯鹿词汇》,汉文,《百科知识》1995年第八期50-51页。
72、《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族称》,汉文,《满语研究》1996年第二期44-47页。
73、《鄂温克语话语材料》,汉文,《民族语文》1998年第四期70-79页。
74、《论鄂温克族婚礼语言特征》,蒙古文,《内蒙古妇女》1984年第一期64-68页。
75、《关于鄂温克语及鄂温克语研究》,汉文,《鄂温克研究》1997年第一期28-30页。
76、《鄂温克人的多神崇拜》,汉文,《百科知识》1992年第四期23-24页。
77、《关于鄂温克语代词特征》,汉文,《中国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第二册89-9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
78、《论满语研究的一部力著——满语研究通论》,汉文,《民族语文》1999年第一期15-17页。
79、《汉语对鄂温克语的影响》,汉文,《中国民族语文》415-42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80、《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语音对应关系》,汉文,《满语研究》1987年第二期32-34页。
81、《鄂温克语和满语语音对应规律》,汉文,《民族语文》1988年第四期42-45页。
82、《黑龙江志稿中的呼伦县和室韦县地名考释》,汉文,《民族研究》1993年第一期103-107页。
83、《黑龙江志稿中的有关地名探源》,汉文,《满学研究》1994年期82-94页。
84、《关于没有文字的民族进行双语教学的问题》,汉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213-218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
85、《论语言中潜在的民族文化性》,日文,日本筑波大学《民俗研究》1990年期26-39页。
86、《东西方语言文化国际会议概述》,汉文,《满语研究》1997年第一期142-144页。
87、《日本阿依努语和鄂温克语传统词汇的共性》,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人文论集》第20期81-110页,2001年。
88、《关于牧猎农兼具的鄂温克饮食文化》,汉文,《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151-174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1年。
89、《鄂温克语构词成分中的形态语音论》,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人文论集》第21期。
90、《关于伊敏地区语言文化的变迁》 ,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学报》第20期75-81页,2001年。
91、《文化变迁与鄂温克人名的关系》,日文,《东北亚诸民族的文化动态》131-146页,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2002年。
92、《20世纪阿尔泰诸语研究》,汉文,与香港大学的合作项目。1-28页,2000年。
93、《关于赫哲语使用现状分析》汉文,《世界各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分析》,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
94、《关于鄂温克语使用现状分析》汉文,《世界各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分析》,香港城市大学, 2001年。
95、《中国满语现存情况分析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2年第二期45-49页。
96、《论鄂温克语词缀形态语音变化规律》汉文,《满语研究》2003年第一期23-32页。
97、《关于中蒙边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分析》汉文,《中蒙科学院边界研究文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2003年。
98、《关于中蒙边界教学情况分析》汉文,《中蒙科学院边界研究文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2003年。
99、《关于通古斯诸语语音结构特征》日文,日本《青山语言学报》2003年版47-59页。
关于“杨建顺的代表作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时光隧道”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杨建顺的代表作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建顺的代表作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论文类:《论“服务...
文章不错《杨建顺的代表作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