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简介

网上有关“牛皮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牛皮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归经 10 功能主治 11 牛皮的用法用量 12 各家论述 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牛皮 1 拼音

niú pí

2 出处

出自《食医心镜》。

3 拼音名

Niú Pí

4 英文名

Buffalo hide

5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水牛或黄牛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2.Bubalu *** ubali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牛时取皮,刮洗干净,鲜用或烘干。

6 原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著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无杂毛掺混。

2.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任务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其性格温驯,生长较快。食植物性饲料。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饲养,以南方水稻田地区为多。

8 性味

味咸;性平

9 归经

肺;膀胱经

10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解毒。主水肿;腹水;尿少;痈疽疮毒

11 牛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或烧灰研末冲,每次15g。外用:适量,烧灰调涂。

12 各家论述

《食医心镜》:主水气大腹浮肿,小便涩少,水牛皮煮熟,切于豉汁中食之。

13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救荒丹

干,去皮为末,火麻子3升,汤浸1宿,捞出晒干,用牛皮胶水拌晒,去皮淘净,蒸3遍碓捣,渐次下黑豆末和匀...

土朱散

氏集验方》卷十二:方名:土朱散组成:土朱、虢丹、牛皮胶。主治:一切疮。用法用量:用好酒1碗溶牛皮胶,...

地黄阿胶散

dìhuángājiāosǎn处方:地黄汁6合,牛皮胶1两(细研),生姜1块如大拇指(捶碎)。功能主...

秘传愈疥散

èsǎn《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愈疥散组成:牛皮岸(即熏牛皮烟岸。如无,以香炉岸代)1两,蛇床子...

徐长卿洗剂

病学简编》:方名:徐长卿洗剂组成:徐长卿31g。主治:牛皮癣,带状疱疹。用法用量:水煎。内服或外洗。...

更多用到中药牛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擦癣药水

主治:祛风,解毒,止痒。用于风癣,湿癣,金钱癣,牛皮癣等。用法与用量:摇匀擦抹患处。注意:外用药,切...

顽癣敌软膏

)。功能与主治:消炎解毒、止痒。用于干癣、风癣、牛皮癣,多年蔓延不愈。用法与用量:擦抹患处。规格:每...

癣药玉红膏

止痒。用于干癣、顽癣、癞癣、桃花癣、头癣、体癣、牛皮癣。用法与用量:涂患处,用纱布轻扎,至起泡时,将...

克银丸

茯苓、白藓皮等。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主治:牛皮癣皮损基底层、脱屑发瘁、便秘溲黄、属血热风燥者。...

补骨脂注射液

。功能与主治:温肾扶正。用于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用法与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ml,一日1~...

更多用到中药牛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牛皮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黄明胶

(《纲目》)释名牛皮胶(《食疗》)、水胶(《外台》)、海犀膏。正误权曰∶白胶,一名黄明胶。颂...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癞癣部]癣门主方

(各七枚)研细,入火酒斤半封一七,蘸搓。百部膏治牛皮癣。百部白鲜皮鹤虱萆麻仁生地黄黄柏全当归(各一两...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

之;油者,涂诸肿。)乌药(行气止痛。孕中有痈,同牛皮胶,煎服。)槐花(痈疽发背初起,炒冲酒服,取汗即...

《普济方》:[卷三百十伤损止痛生肌(附论)]清心药方

匀和于生布上筛。用生姜自然汁半碗调。却入后项药。牛皮胶(二两)酸米醋(一碗)上先用醋熬牛皮胶化匀。便...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阿胶

关于茶壶的诗句古诗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桑杏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4.4 方解 4.5 现代适应证 4.5.1 上呼吸道感染 4.5.2 急性支气管炎 4.5.3 百日咳 4.5.4 支气管扩张 4.6 桑杏汤的药理作用 4.6.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6.2 抗炎作用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6.4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4.6.5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4.6.6 对消化系统功能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4.7 出处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之桑杏汤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桑杏汤 1 拼音

sāng xìng tāng

2 英文参考

sangxing decoc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桑杏汤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其中《温病条辨》卷一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具有清宣温燥之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

4 《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桑杏汤

该方剂有一定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但上呼吸道感染80%~90%为病毒感染所致,未见该方剂对病毒的有关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该方剂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但未见止血作用,对支气管扩张出血的治疗机理有待探讨。该方剂从中医角度可用来治疗外感温燥证,但现代医学研究未见其对水盐代谢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其中香豉中医认为其能解肌发表、宣郁除烦,治头痛、心烦、不眠,但现代医学尚未发现其对神经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梨皮中医认为能润肺、生津、清热,现代医学尚需进一步研究。[1]

4.1 处方

桑叶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象贝一钱,香豉一钱,栀皮一钱,梨皮一钱[2]。

桑叶、象贝母、豆豉、栀子皮、梨皮各一钱,杏仁一钱五分,沙参二钱[3]。

桑枝3克 杏仁4.5克 沙参6克 象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梨皮3克

桑叶3g、杏仁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4]

4.2 功能主治

桑杏汤功能清宣凉润[3]。治外感温燥,头痛身热,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苔薄白而燥,右脉数大者[3]。

桑杏汤具有清宣燥热,润肺止咳的功效。治秋感温燥,灼伤肺津,咽干口渴。

桑杏汤具有清宣温燥的功效。主治外感温燥证。头痛,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4]

4.3 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2]

水煎服[3]。

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顿服之。重者再作服。

每日1剂,水煎顿服之,重者再服。[4]

4.4 方解

桑杏汤方中桑叶、豆豉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贝母止咳化痰;栀皮清泄上焦肺热;沙参、梨皮润肺生津[3]。合用成为轻宣燥热、凉润肺金之剂[3]

桑杏汤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降肺气,共为君药;豆豉宣透胸中郁热,栀子皮轻,清上焦肺热,同为臣药;沙参、梨皮、象贝生津润肺,止咳化痰,均为佐使药。对于秋感温燥初起,见证如上所述者,甚为适合。

桑杏汤所主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头痛而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治宜轻宣燥热,凉润肺金。方中桑叶轻宣燥热,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豆豉辛凉解表,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痰热,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润肺止咳生津,共为臣药。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外以轻宣燥热,内以凉润肺金,乃辛凉甘润之方,俾燥热除而津复,则诸症自愈。本方诸药用量较轻,吴鞠通指出“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本方与杏苏散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但杏苏散所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外束,津液不布,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宣肺化痰,必使肺气宣畅,则津液布散,肺燥自解。桑杏汤所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与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咳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必使燥热清而津液复,其症方除。[5]

4.5 现代适应证

[6]

桑杏汤可用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之咯血、百日咳等,属外感温燥,灼伤肺津者。

近代常用桑杏汤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麻疹、百日咳等外感风热者[3]。

4.5.1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感冒)是指喉结以上,包括咽、喉、扁桃体、鼻腔、中耳等皮肤黏膜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后发生的局部炎症。70%~80%由病毒引起,以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或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柯病毒、腺病毒为多。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依次以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为多。发病时,鼻腔、咽、扁桃体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坏死、脱落。临床表现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

4.5.2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临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音粗糙及少许干湿啰音。治疗不及时,病情蔓延,即可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两肺出现较多的干啰音。

4.5.3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侵入易感者呼吸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百日咳杆菌在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丛中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变性,上皮细胞纤毛麻痹,上皮细胞的蛋白合成下降,亚细胞器破坏,使呼吸道炎症所产生的黏稠分泌物排出障碍,滞留的分泌物不断 *** 呼吸道末梢神经,通过咳嗽中枢引起痉挛性咳嗽,直至分泌物排出为止。长期咳嗽还可在中枢形成持久的兴奋灶,其他 *** 亦可反射性引起痉挛性咳嗽发作;分泌物排出不净时还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道阻塞,以致肺不张、肺气肿、支气管肺炎或支气管扩张,严重咳嗽缺氧时还可诱导百日咳脑病。

4.5.4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4.6 桑杏汤的药理作用

[7]

4.6.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以及部分酵母菌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热稳定性强,抑菌浓度低,抑菌pH范围广的特点;而桑叶水煎剂还有抗钩端螺旋体作用。杏仁所含杏仁油对蛔虫、钩虫、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臣药沙参水浸剂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佐药栀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金**葡萄球菌、淋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栀子水浸剂对许兰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栀子水煎剂具有杀死钩端螺旋体及血吸虫的作用。

4.6.2 抗炎作用

君药桑叶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明显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消除水肿。杏仁及其所含宁球蛋白具有抗炎、消肿作用,苦杏仁的胃蛋白酶水解产物对棉球肉芽肿有抑制作用,其所含KRA、KRB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臣药象贝母(浙贝母)能抗炎消肿,降低炎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佐药栀子水提物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水肿及肉芽组织增生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4.6.3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可显著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提高血清IgM水平。杏仁所含苦杏仁苷能明显促进有丝分裂原对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促进NK细胞活性,促进PHA *** 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臣药100%沙参水煎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水平、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B细胞增殖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T细胞增殖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20%多糖对巨噬细胞及血清抗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对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4.6.4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杏仁所含苦杏仁苷分解后所产生的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从而发挥镇咳、止喘效应;同时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并使病变得到改善。臣药象贝母所含浙贝母堿和去氢浙贝母堿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象贝母醇提取物对组胺所致支气管收缩有明显的松弛作用,从而具有平喘作用;浙贝母堿低浓度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高浓度则有收缩作用。沙参煎剂及其所β谷甾醇等具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佐药梨皮专治肺燥咳嗽。

4.6.5 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桑叶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全血凝固时间,显著延长血浆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依赖关系,对去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血浆同样有显著的延长凝血酶时间的作用。臣药象贝母所含贝母堿及去氢贝母堿可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但能使血压下降;其所含贝母堿葡萄糖苷则不影响血压而增加冠脉血流量,象贝母中4种脂肪酸均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的作用。臣药沙参水浸液具有显著强心作用,可使心肌振幅增大,并能降低全血、血浆、血清黏度,并加速红细胞电泳,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佐药栀子有抑制心肌收缩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同时栀子水煎剂通过增强延脑副交感神经中枢紧张度,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能明显改善内脏血流量。

综上所述,该方剂各味中药降压、改善血液流变性功能是一致的,但对心功能有抑制、有增强,究竟以哪一种作用为主,有待进一步研究。

4.6.6 对消化系统功能及代谢功能的影响

君药桑叶对人体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桑叶总多糖能提高血中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血糖,增加肝糖元含量,降低肝葡萄糖。苦杏仁水溶部分能抑制肝结缔组织增生,抑制AST、ALT水平升高,抑制羟脯氨酸含量升高,抗肝硬化,明显促进肝细胞增生;苦杏仁分解形成的苯甲醛具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抗溃疡作用。杏仁中含微量元素铬,人体缺乏铬时会使肝脏调节胆固醇的作用失灵,造成胆固醇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同时杏仁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轻度升高的血脂,杏仁油有润肠通便作用。臣药象贝母醇提取物具有抗溃疡作用,且有强而持久的抗腹泻作用。淡豆豉可降低三酰甘油、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MDA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Ⅰ和SOD。沙参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佐药栀子及其所含都桷子苷可显著降低血清AST、ALT,对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栀子正丁醇提取物对Anit所致的肝组织灶性坏死、胆管周围炎、片状坏死等病理变化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水煎剂对暴发型肝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降低死亡率,可显著促进胆汁分泌,同时可显著降低胰淀粉酶作用,其酶解产物都桷子素有很强的增加胰、胆汁流量的作用,增强胰腺炎时胰腺细胞的抗病能力,促进胆囊收缩,抑制血中胆红素生成。都桷子素可抑制胃酸分泌,使胃液pH值上升;都桷子苷还有导泻作用,对胰腺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均有稳定作用,使胰腺细胞膜结构及功能均趋于正常,并显著降低胰酶活性。

综上所述,该方剂降血脂、保肝、抗溃疡作用是一致的,对胃肠作用可以促,使之腹泻,也可以抑制,抗腹泻,究竟哪种作用占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4.7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之桑杏汤 5.1 方名

桑杏汤

5.2 组成

桑白皮8钱,朴消1两,乳香2钱,杏仁2钱。

5.3 功效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之桑杏汤主治小脚,使足大能小,其软如绵。

5.4 桑杏汤的用法用量

1. 关于茶壶的诗句

关于茶壶的诗句 1. 关于赞美茶壶的诗句

一、我的茶壶

作者:佚名

也可以清心,啜一口,

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哪里来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心中氤氲,是日夕的山气迷离。

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是谁在拨动泠泠。

二、墨水瓶——茶壶

作者:佚名

写两种人,平凡的外表,

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

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从此青云直上,装贿赂这种饺子的时候,

他心里有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

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

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三、茶壶

作者:佚名

我的哀愁

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茶壶

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昨日

氤氲缭绕

今朝

晴空万里

四、一壶茶的时光

作者:佚名

泡一壶茶,独自品尝。

眼里的神色,没有忧伤,

心情,是那么爽朗舒畅。

饮着茶,看着窗外,

风景是另一番气象。

不管是雨天,还是艳阳,

岁月就是如此平常。

我明白,一壶茶的时光

色彩斑斓,气味芬芳,

但会平淡短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五、茶壶

作者:毛宏

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叶

还有发红的原汤

曾经,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壶盛装

太多气息,从清明时节

旗袍、油纸伞;

从古桥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灵感,太多诗情画意

2. 描写茶壶的诗句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峡中尝茶》 (唐·郑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家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园中茶生 (唐·韦应物)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茗坡 (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 (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卢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唐·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夏昼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茶诗 (五代后晋·郑邀)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3. 描写茶壶的诗句有哪些

1.《玉壶即事》

年代: 宋 作者: 杜范

雨过条风著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

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

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2.《玉壶轩》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玉壶四榻静无尘,琴上无徵笔有神。

诗债已还休骨瘦,酒冤今醒但眉颦。

清风吹鹤梧桐晓,明月啼猿杨柳春。

见说玉楼新架就,紫皇有诏日来频。

3.《玉壶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瑚白玉鞭。

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西施宜笑复宜颦,丑女效之徒累身。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4.《玉壶冰》

年代: 唐 作者: 王季友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5.《清如玉壶冰》

年代: 唐 作者: 卢纶

玉壶冰始结,循吏政初成。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

瑶池惭洞澈,金镜让澄明。气若朝霜动,形随夜月盈。

临人能不蔽,待物本无情。怯对圆光里,妍蚩自此呈。

4. 关于茶具的诗句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苏轼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尝茶和公仪梅尧臣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汤嫩水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和梅公仪尝建茶欧阳修溪山击豉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

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 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

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馀清。

5. 紫砂壶的诗句有哪些

赞誉紫砂器皿的诗词自宋代以来﹐就有不少文人墨客题赋。据我所查得资料显示,北宋欧阳修不算第-人的话,起码都名于前列了吧!在此特录一首七律《和梅公仪常茶》与兄共赏。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此外苏东坡、梅尧臣、米芾、黄庭坚等人及南宋、明清两代均有大量有关诗词﹔对联、铬句等刻于壶身上。在此不--列举了。

6. 赞美茶壶的诗词

1、茶壶

作者/沈继荣 现代

形似黄山那棵迎客松

展开双臂热情接待稀客贵宾

白陶茶壶肚子上一只翠绿的蝈蝈

跃立青白菜的顶端

配“可以清心”四字草书

只待逢年过节它才出面

父亲把备好的砖茶沏上

摆好茶碗“凤凰三点头”

“壶嘴不准对着客人”

叨叨着要我记住

清茶一杯叙谈千年古事

喝下续上畅想来年收成

茶淡得全无味道

白菜和蝈蝈还屁颠屁颠忙个不停

几十年后物是人非了

偶尔翻出茶壶

沏茶念故人借以清心

壶嘴堵得慌

竟倒不出水来

它,习惯了旧时那廉价的砖茶

放一把洞庭碧螺春反而闹心

2、老茶壶

作者:田斌 现代

老茶壶还在

被母亲粗糙的手

擦洗的铮亮的老茶壶

还在

放在堂间桌子上的老茶壶

里面曾经装满琼浆般的母爱

放学回家的我

总是捧着茶壶

喝个够

如今母亲走了

放在那的老茶壶

像个不说话的哑巴

空守着老屋

我每次回家看见老茶壶

总有一种抹不去的愁绪

萦绕在心头

3、茶壶

作者:龙池 现代

别以为放到火上煎熬

就可以钳口

许多的话

饺子般在肚子里翻滚

说与不说

反正都是不屑

烈焰正炽

轻松地吹一嘴口哨

一串串气泡

屁一般喷出来

浑身松泰

水一种液体

正如语言与思想一样

闭紧嘴巴

也不妨碍交流

那份滋润

不一定倒在杯里

或饮进肚子

4、茶壶

作者:毛宏 现代

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叶

还有发红的原汤

曾经,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壶盛装

太多气息,从清明时节

旗袍、油纸伞;从古桥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灵感,太多诗情画意

直到,我回到

茶壶之心,总像漩涡

在起伏的水面,沉浮

在茶壶的影子,我走过的

山水,也渐渐

复活,活得潇洒、愉悦

5、茶壶

作者:周连金 现代

今天你把开水装进茶壶,

明天就能倒出如茶的日子来。

白天你把太阳装进了茶壶,

晚上就倒出来星星点点的梦乡。

春天你把梦想的茶叶装进茶壶,

秋天你就能倒出你理想的收获来,

冬天你就会把倒入茶杯中的收获一点一点慢慢品尝。

把思念装进了茶壶,

就会倒出一圈一圈乡愁的涟漪在茶杯中徘徊,

乡愁就在你呷一口的慢慢品味中。

你把诚信和宽容装进茶壶,

你就会倒出一个和谐的社会来。

你把大自然装进了茶壶,

你会倒出一个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人生来。

人生,说大,很大,

说小,也很小,

其实,只不过就是一个茶壶,

有日常的白开水,

您把你多彩的茶叶装进茶壶,

就会倒出丰富的人生来。

一把茶壶煮人生,

众人皆酒醉,

只不过,唯我独在其中

——茶醉了而已!

7. 茶壶上的诗句是什么样的

我这里有一首一至七字诗,可以摘一下,也可以都写上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激陪明月,晨煎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忌堪夸

还有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为爱清香请入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疑成云雾顶,茗出晨露香。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春共山中采,香宜竹里煎。

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扁乎?不扁,不扁亦扁!

圆耶?是圆,是圆非圆!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

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见故人。

关于“牛皮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和梦幻的头像
    和梦幻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和梦幻”

  • 和梦幻
    和梦幻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牛皮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牛皮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目录 1 拼音 2...

  • 和梦幻
    用户081806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牛皮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