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2017年1月12日凌晨,中国科大创建者之一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中国科大原外语教研室教授,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李佩先生在京逝世,享年99岁。
李佩,江苏镇江人,1918年出生在北京。中学就读于美国教会学校贝满(Bridgeman)女中,1937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38年至1941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李佩在重庆中国劳动协会工作,参加了包括校场口事件等多个中共领导的进步群众运动,创办工人夜校和工人托儿所。受中共地下党员影响,曾帮助把美国劳动协会的捐款送到延安解放区。
1947年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工商管理。次年,李佩与在西南联大的学长郭永怀结婚。1956年10月,郭永怀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历经周折从美国回到了祖国。1960年,李佩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教授英文。1970年,随中国科大南迁到合肥。1974年,中国科学院各所外派留学人员集中到中国科大培训英语,李佩在饱受造反派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最早两期出国人员培训班教授英文。1976年,李佩奉调回北京工作,1978年,组织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外语教研室,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她编写的英语教材荣获国家优秀教材奖,举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为该学科在国内正式建立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李佩先生长期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2003年,中国科大45周年校庆时,李佩先生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给郭永怀先生的纯金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捐赠中国科大校史馆永久珍藏,同年,学校设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永怀奖学金”。2007年,李佩先生将个人的全部积蓄分别赠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用于郭永怀奖学金。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生?跟杨绛先生是一个道理,原因如下
“先生”的历史与演变
“先生”一词其实并不是现代汉语词汇。相反,它出自古语,有“出生比自己早,年纪比自己大”的意思。
早在《论语?为政》中就有“有酒食,先生馔”的句子。当然在这里,“先生”是“父兄”的意思。
《孟子》中有“先生何为出此言也”一句,这里的“先生”则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有云:“先生坐,何至于此。”同样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汉代,则更多在“先生”加一“老”字,称“老先生”。
至于“先生”为何会演变为“成年男子”的代称,则是因为“先生”在古语中多有“老师”的意思,而古时老师又大多是男性,这才慢慢演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但事实上,“先生”一词,最开始并不是“成年男子”的专属用词。
“先生”的各类用法
说到这,大概很多人更迷糊了:那“先生”到底怎么用呢?接着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1、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古时对有学问的男女都可以这样称呼,所以“杨绛女士”会被尊称为“杨绛先生”。
2、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4、旧时,管帐、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也会被称为“先生”。
5、凡德高望重者,都可以被尊称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杨绛、冰心、丁玲、叶曼、许广平等均可称为先生。
6、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这就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用法了。
她是北大才女,京城最美的玫瑰,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是谁?
1947年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学习工商管理。次年,李佩与相识在西南联大的学长郭永怀结婚。
1951年李佩受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系主任Shadack教授的邀请,给准备派作外交官的美国学生上中文课。
1956年10月,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带着妻子李佩和女儿历经周折从美国回到了祖国。李佩曾在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任副主任。西郊办公室负责粮店、菜市场、餐馆、医院和中小学校的后勤建设工作,这为今后的中关村科学城打下基础。中关村道路两侧白杨树就是她组织科技人员栽种的,这些白杨树曾是中关村人的骄傲。
1961年,李佩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英文。郭永怀日理万机忙于科研,经常出差,习惯了他说走就走的工作方式,只知道他是在做重要工作。
1966年“文革”开始,郭永怀因承担重要工作而受到特别保护,但李佩未能幸免。留学美国的经历让她成为“美国特务”,在单位接受审查。1968年12月5日,从核导弹试验基地乘飞机返京的郭永怀,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处理完郭永怀的后事,李佩仍然在单位接受审查,初中毕业的女儿郭芹自愿回到吉林白城插队的地方。李佩1970年初随中国科大迁到了合肥,留下因生病在家休养的郭芹一人在京。
从1970年到1973年底,她在科大接受隔离审查,监督劳动,不能工作,来往的信件也要被检查,只是没有人贴她的大字报。1974年,中国科学院各所外派留学人员集中到科大培训英语,李佩在饱受造反派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最早两期出国人员培训班教授英文。
在老领导郁文的过问和关照下,1976年暑假李佩奉调回北京。1978年,李佩白手起家组织创办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学部。她编写的英语教材荣获国家优秀教材奖。她还举办了国内首期应用语言研究生班,为该学科在国内正式建立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并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虽然说在近代中国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曾因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而远远落后于全球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却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科技人才,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高素质人才的帮助之下,新中国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如果说没有这些爱国人才的辛勤付出的话,那么现如今的中国也不会有如此高的国际地位。
曾经,在我国的北京大学中,有这样一位被誉为"北大才女"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她也被很多人称为是京城中最美的"玫瑰",作为我国应用语言学之母,她为新中国的文学事业发展也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那么,这位才女究竟何许人也?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她又做出过怎样的贡献呢?
这位传奇的北大才女就是李佩,她出生于1917年,由于李佩成长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因此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到了比较正规的教育,在李佩的学习生涯中,她始终都保持着非常优异的成绩,而这与她的家庭教育也是离不开的,最终,在1936年时,凭借着多年来的努力,十九岁的李佩也考入到了北京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北大学子。通过了解中国社会的高校发展历程就会发现,无论是在哪个年代中,北大都是我国高校行列中的佼佼者,而此时,进入到北大的李佩也注定拥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随着抗战时期的到来,北大进行了南迁,在这种情况之下,李佩也辗转来到了昆明地区的西南联合大学中,继续对学业的学习,当时,由于李佩的组织能力较为出色,因此,她也曾经担任过西南联大学生会的副主席。而在大学毕业之后,李佩也来到了中国劳动协会的重庆分会中工作。在加入到劳动协会中之后,她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劳工福利的分发以及与国际之间进行联络。而在她的努力之下,很多工人的生活条件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在后来的日子中,她也将美国劳动协会的捐款成功发放到了延安解放区当中。
而在1945年时,李佩等人也参与到了巴黎举行的国际工会联合大会中,在后来的日子里,李佩还曾经出席了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由此可见,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李佩也帮助我国进行了一些与国际上的联动,而在1947年时,李佩就来到了康奈尔大学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了深造学习。一年之后,她也和郭永怀组建起了自己的家庭。
而在1951年,李佩也正式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的语言学专业中,开始了对中文知识的讲解。虽然说在那个时候,李佩在美国的生活环境是非常优渥的,但是她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最终,在1956年时,李佩和丈夫也带着孩子一起回到了祖国,并参与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去。在那个时候,由于李佩曾经负责过中关村的后勤建设,因此,中关村科学城也得以建立了起来,如果在那个时候没有李佩对于中关村建设的支持的话,那么或许现如今的中关村也不会发展得如此先进。
凭借着多年来国外教学的经验,在1961年时,李佩也来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并担任英语讲师一职。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李佩也曾经遭遇过一定程度上的迫害。但是,她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对祖国建设事业的贡献,最终在1976年,李佩也终于被调回了北京,而在两年后,她也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的外语教研室主任。在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之下,李佩也创办了应用语言学,而这一学科的出现也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应用语言学在我国高校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程度是非常高的,因此,在后来的日子中,李佩也被很多人尊称为是"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在1978年时,我国政府曾经召开过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当时,我国的教育部和科学院准备对全国进行大规模的研究生计划,此时,由于国内师资力量较为短缺,因此,李佩就成为了寻找教学资源的领导者。在这种情况之下,李佩亲自上阵,创办起了应用语言学研究生班,而在她的努力之下,很多从前并没有研究生教学经验的老师也获得了研究生教学的资格,这样一来,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就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是国内的研究生,还是那些留学生,都在应用语言学的帮助之下,获得了新的语言学习机会。
在1979年时,美国的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希望能够通过招收联合学生的方法,为中国培养更多的物理人才,在这种情况之下,许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就纷纷来到了美国顶尖的大学中留学,当时,在李佩的帮助之下,许多考生的英语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而在那个年代中,凡是能够得到李佩签名的英文水平证明书,那么就能够获得美国大学的信任。由此可见,李佩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虽然说在当今社会中,留学已经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中国社会中,我国政府却并没有如此大量的资金来支持留学生的深造与学习。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才获得深造的机会,李佩也向研究生们提出了申请美国学校奖学金的想法。虽然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很多学生是非常为难的,毕竟当时的世界局势是比较混乱的,贸然申请奖学金很有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但在李佩的支持之下,这些留学生也终于拿到了美国的奖学金,而这种行为也大大缓解了我国财政方面上的压力。后来,在这些留学生学成归来之后,基于他们的贡献,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在短时间内也获得了巨大程度上的提高。
在1987年时,李佩正式过上了离休的生活,在那个时候,虽然说李佩的工作已经结束了,但她却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后来,她不仅成立起了中关村老年互助服务中心,还主动帮助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义诊等便民服务。而在1993年时,凭借着之前所做出的贡献,李佩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给予的特殊津贴,虽然说在1996年时,李佩唯一的女儿郭芹因病离开了人世,但是,这却并没有让她从此过上一蹶不振的生活,后来,她仍然用自己的力量为新中国的发展事业做着贡献,而在2008年时,她也将一生中积攒下来的六十万万分别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在2017年时,九十九岁的李佩因病离开了人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而言,李佩的离去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结语
从李佩的种种经历中就能够感受到,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人才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说曾经的中国在战乱的影响之下成为了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但是,在爱国精神的指引之下,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在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做着努力。
通过了解这些人的故事,我们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激励,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比拼方向也已经从军事转移到了科学技术方面,在日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也应该以这些优秀人才为榜样,在她们的带领之下,实现新中国社会的全面复兴。
关于“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晓兰兰”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文章不错《李佩先生去世享年99岁 为什么称李佩为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