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

网上有关“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玉文化源远流长,玉石之作既工且雅。中国自古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玉器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不同产物,长期以来,相辅相成,取长补短,最终百川归流,共同构成八千年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个分支而享誉世界。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一个玉器制作和使用高峰期中最杰出的代表。它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因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300—420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知的良渚文化玉器数目不在20000件之下。良渚文化玉器在数量和器类上的绝对优势,标志着其制作和使用都达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独一无二的高度。作为物质与技术结晶的良渚文化玉器,渗透着宗教、政治、军事、礼制等诸方面的重要内容,与中国文明起源阶段社会等级的分野、集中权力的形成、礼制的规范化、大规模社会资源的调度、大型土木工程的营建以及“天人合一”东方理念的形成,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关键所在。其数量之众多,器形之丰富,工艺之先进,纹饰之精美,功能之复杂,影响之深远,不仅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也为世界同时期绝无仅有,在中国玉器文化传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敏尔等省市领导在余杭调研时均对余杭文化工作寄予了厚望,要求余杭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发扬和利用工作,“做深做透玉文化”文章。根据省市领导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挖掘良渚文化、玉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玉文化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促进余杭文化的新一轮发展,余杭区委、区政府创新思路、拓展渠道,积极寻求玉文化研究工作平台。这与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设立玉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思路不谋而合。中华文化促进会是一个成功的、全国性的社会组织,成立15年来,本着“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经过15年的发展,逐步设立和健全了常驻机构、分支机构和协作机构,会员遍及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和16个华侨华人所在国。经中华文化促进会与余杭区委、区政府商议,双方决定在良渚文化发源所在地——余杭良渚成立全国性的玉文化研究组织。即中华文促会玉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简称:中华玉文化中心)和玉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华玉文化中心和文促会玉文化工作委员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运行。

1、红山文化女神像

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庙址由南、北两组建筑组成,其中北组为主体建筑,南北十八米余,东西宽近七米。

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以及乳房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头部真人大小,面涂红彩,双眼镶嵌青色玉片。

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

2、红山文化陶器

红山文化陶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1935年首次发现于辽宁赤峰红山,故名。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一带。

陶器中有细泥的彩陶和带篦纹、划纹的粗陶。彩陶纹饰,以勾连式三角纹和菱形纹最具特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彩陶的制法、质地、部分器形与花纹,同仰韶文化彩陶相近似。

3、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汇处的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

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中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东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中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中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4、红山文化玉龙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

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

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

5、红山文化陶匜

此展品为红山文化文物。长15.6厘米。匜是先人用来倒水用的工具,该件陶匜器型小巧,胎厚而坚实,通体深红。

外壁点缀不规则圆形小坑,内壁光素无纹。匜口沿处呈U形凹槽,以方便倒水。现收藏于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

百度百科——红山文化陶器

百度百科——红山文化女神像

百度百科——红山文化玉器

百度百科——红山文化玉龙

百度百科——红山文化陶匜

关于“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豆新勇的头像
    豆新勇 2025年08月22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豆新勇”

  • 豆新勇
    豆新勇 2025年08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玉...

  • 豆新勇
    用户082210 2025年08月22日

    文章不错《中华玉文化中心的成立背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