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

网上有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机电结合,掌握机械工业自动化、电力电子和计算机应用等技术,从事机械装备运行管理,机电新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以及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电子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学生和教师必须继续结合这些传统学科的方法和工具,才能继续发展机械电子的产品、系统和制造方式。

扩展资料

该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教学注重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光、机、电、计算机、信息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提供计算机测控系统、自动化仪表及装置、机电工程智能检测、光电转换与通信技术等系列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读。

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测控系统及测试仪器。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以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设置院系

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 毕业 论文,少不了论文拥有一个新颖的题目,论文题目足够有吸引力能够顺利答辩评审老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毕业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51、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52、鲜芦笋干机械烘干的应用研究

53、液压同步控制回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

54、果园施肥机械研究现状与展望

55、化工机械设备诊断分析探讨

56、氧化锆球体表面机械球磨涂覆钛涂层工艺研究

57、探析建筑用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与检测技术

58、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59、机械设计加工中的材料选择问题分析

60、无线遥控在多中段竖井提升系统井口机械控制中的应用

优秀机电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机电一体化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

2、变频技术在锅炉机电一体化节能系统中应用

3、煤矿高效掘进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4、电气自动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探讨

5、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的程序与内容

6、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7、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8、水利水电工程的图形信息模型研究

9、矿山地面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研究

10、浅析电气控制与PLC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1、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障碍及优化对策

12、我国真空包装机械未来的发展趋势

13、煤矿皮带运输变频器电气节能技术的分析

14、钢铁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1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17、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18、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19、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

20、农机机械设计优化方案探究

21、区域轨道交通档案信息化建设

22、环保过滤剂自动化包装系统设计

23、元动作装配单元的故障维修决策

24、关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设计原则与趋势分析

25、试析机电一体化中的接口问题

26、汽车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27、太阳能相变蓄热系统在温室加温中的应用

28、关于在机电领域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的研究

29、浅析生物制药公司物流成本核算

30、锡矿高效采矿设备的故障排除与维护管理

31、铸钢用水玻璃型砂创新技术与装备

32、空客飞行模拟机引进关键环节与技术研究

33、汽车座椅保持架滚珠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34、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机液仿真研究

35、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研究

36、石油机电事故影响因素与技术管理要点略述

37、基于铝屏蔽的铁磁性构件缺陷脉冲涡流检测研究

38、数控加工中心的可靠性分析与增长研究

39、数控机床机械加工效率的改进方法研究

40、浅析熔铸设备与机电一体化

41、冶金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析

42、中职机电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4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改革策略

44、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质量及控制策略研究

45、对现代汽车维修技术措施的若干研究

46、建筑工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技术及电动机调试技术分析

47、智能家居电话控制系统的设计

4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建设与改革

49、PLC技术在变电站电容器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50、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应用

51、工程机械施工中的机电一体化

52、基于CIM与XML技术的变电站监控信息数据研究与解析

53、风力发电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特性及设计研究

54、旱田移栽机机械手自动喂苗系统

55、基于磁隔离的新型漏水监测终端结构设计

56、基于创新角度下的机械制造工艺研究

5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58、一种可旋转智能储物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59、基于多种传感器智能控制的风扇

60、《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差别化教学模式研究

汽车电子技术论文题目

1、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成员间合作与竞争机制研究

2、SOPCPlus协同设计架构及在AMT中的应用研究

3、基于技术创新扩散视角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空间分布研究

4、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5、基于FPGA的车载电子系统设计

6、汽车电子行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企业策略研究

7、汽车电子软件设计中周期分配和总线访问配置算法研究

8、基于AUTOSAR标准的系统配置工具

9、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基本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10、基于“VR”的现代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仿真实训系统开发

11、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灯控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基于AUTOSAR标准的汽车电子软件开发平台分析和设计

13、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技术进化研究

14、大陆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的服务营销研究

15、汽车发动机曲轴凸轮轴信号模拟系统

16、基于SAEJ1939的客车通信协议设计与应用

17、汽车电子机械制动(EMB)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8、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CAN总线通信研究

19、基于专利分析的吉林省汽车电子产业技术预测研究

20、汽车复杂电控系统混杂通信网络的设计

21、PH信息技术公司多元化战略研究

22、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23、电子元器件分销发展战略研究

24、汽车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

25、基于Internet的汽车电子远程诊断技术研究

26、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27、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8、车载信息显示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9、具有自诊断功能的车身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0、基于AUTOSAR的汽车电子设备驱动及抽象的设计与实现

31、面向汽车电子领域的嵌入式软件可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32、面向汽车电子基础软件的配置技术研究与实现

33、基于模型的汽车电子通信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

34、基于RTW的AMT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35、面向汽车电子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的研究与分析

36、汽车电子驻车制动(EPB)控制系统的研制

37、构建针对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

38、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SCP分析

39、汽车电子零部件1米法辐射骚扰测试方法的研究

40、汽车计算平台中的线控节气门系统结构分析与设计

2021电子机械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类专业论文选题题目

★ 最新机械电子工程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通信专业毕业生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条件

工业工程专业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专业之一。本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机电工程和管理科学为基础,以工业企业管理创新为重点,培养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技术、现代管理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的知识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以求得企业系统整体优化的,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企业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人才。

基本情况

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2002年经国家批准获得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点,2003年由工业工程教研室改编成立工业工程系,下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和硕士授予点(含工学硕士及工业工程、工程管理领域工程硕士),现有在校本科生近200人,在读研究生80多人。

办学条件

目前,具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师资精良、结构合理。近年来,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攻关和省级重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20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30多篇。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物流与仓储实验系统、工业工程装配流水线、人因工程实验系统和工业工程模拟仿真与优化系统等功能的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即将落成,可为研究生、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实践和课外科研活动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环境。图为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场景以及部分获奖证书。

主要课程

基础工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据库与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系统工程、人因工程学、工程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与设施规划、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

毕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预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就业率

2010年就业率为95.32 %,位居全校就业率前5名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由原机械制造系和机械电子系拆分组建而成。具有博士后流动站、“机械设计及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讲师6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1人。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承担机械振动基础、工程信号分析、机械设计方法、机电产品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技术、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等本科教学任务。承担硕士研究生机械动力学、现代控制工程、工程信号分析等课程教学。机械振动学科研究具有鲜明的特色。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系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企业委托项目十余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和EI检索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多部。 专业背景

机械电子工程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以及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系统和新产品,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机电一体化设备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科技的发展起着重大促进作用。机械电子工程系所属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2003年成为省级重点学科,目前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中的工程测试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和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等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

在工程实践中将机械技术、测控技术、信息机技术和流体传动技术相结合是机械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特色。通过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形成“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控制”、“智能测试与控制”、“机器人技术”、“产品三维建模及力学特性分析”等多个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方向,研究工作涉及机械、矿冶、化工等诸多领域。

师资队伍

机电工程系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全部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博士2人。

人才培养

近来,机械电子工程学位点每年招收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40余名,每年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00余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任务。

教学情况

机械电子工程系每年指导“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本科学生100多人,承担了“工程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液气压传动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和“机电传动控制”等5门专业必修课,以及“机器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及EDA”、“液压伺服系统”和“气压传动与控制”等12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近年来,我系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吴涛老师获得2009年“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由伍星教授指导的本科生周俊、刘鑫分别获得美国NI 2010年毕业设计竞赛二等奖及鼓励奖。

合作交流

机械电子工程系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梯队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有广泛的交流和合作,有效促进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生产企业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主要成果

机械电子工程系教师近5年来承担了大量纵向、横向等各类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700余万元,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EI收录论文17篇。

发展展望

机械电子工程系将继续引进机械电子工程、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制造等方向的优秀人才,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增强科研实力,进一步拓宽科研领域,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和与企业的联系,保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领先优势。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现有在职教师12人,平均年龄40.6岁,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分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8所不同的高校。年龄结构方面:46~50岁教师5人,占41.67%; 45~36岁3人,占25.00%;35岁以下4人,占33.33%。职称结构: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人,占本系教师总数50%,其中:教授3人,占25.00%;副教授3人,占25.00%。中级职称以下教师6人,占50%,其中:讲师4人,占33.33%;助教2人,占16.67%。学历结构: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占33.33%,目前在职攻读博士1人,其中45岁以下博士4人,占该年龄段教师比例57.14%。学缘结构中,本校毕业教师5人,外校毕业教师7人,分别占41.67%和58.33%。

本科生教学:主要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概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数控机床》、《微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专业英语》等专业学科基础课。承担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两个模块方向的模块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工作。

研究生教学:主要承担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向的《先进制造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负责“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硕士点的建设及管理。已培养各类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科研成就:承担和完成了国家863、国家攻关和省级重大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60余项,2005年以来承担项目30余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经费200余万元,在研教学研究项目经费170余万元。获国家等各级各类奖励4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云南省“百佳创新班组”奖1项,云南省优秀科普作品奖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并有多人次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优秀奖等多种奖励。1人为云南省科技创新型人才。编写教材专著8部,CIMS技术专题音像出版物1部。近年来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EI收录25篇。

近年来我校和瑞典布莱金工学院的校际交流计划率先在我系开展,该交流计划在学生培养、教师和教学交流,以及科研交流3个方面开展合作。目前该计划已进行了6年,从我院优秀本科和研究生中择优选送了近40名学生赴瑞典攻读机械工程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生,三批交换学生顺利完成海外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有20余名双方教师进行互访交流,瑞典基金会为该校际交流已投资150万元人民币。

主要研究领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CAD/CAM /CAPP/CIMS,数控技术,机械动力学,实验动力学,非线性声学,疲劳与断裂力学,可持续发展,机电产品创新开发,制造业信息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学校设有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计量工程系、基础部等8个系部。开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火电厂集控运行、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厂化学、电力工程管理、电力营销等18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专业,涉及工、管、文、商等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410人,专科函授生270人。 序号专业名称学制备注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3年省级特色专业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 3年省级特色专业3电厂热能动力装置 3年省级特色专业4火电厂集控运行 3年省级特色专业5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3年6城市热能应用技术 3年7网络系统管理 3年8计算机应用技术 3年9电厂化学 3年10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3年资料来源于: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国特色高职教育模式,坚持“1221”中国特色高职业教育之路,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的办校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为目标,以人才质量为根本,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截止2012年12月,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校本部目前占地1083亩,校舍建筑面积 25.2万平方米。建有实训220kV智能变电站、直流特高压变电仿真、变电检修等77个实训室(场),基本覆盖了电网各主要专业(工种),部分实训室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学校泰山校区占地737亩,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设有山东电力焊工考核中心、山东省火力发供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山东省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调度通讯、电力营销、线路运行与检修等覆盖电网主营业务的设施先进、门类齐全的实训室(场)38个。2011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在泰山校区挂牌成立。

学校建有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59.8万册,电子图书11.71万册,可同时满足1000人的阅览需求。建成了主干万兆、百兆到桌面的高速、智能光纤校园网络,并以100M带宽接入Internet及Cernet教育科研网。 鲁能科技集团作为校办产业,拥有鲁能控制、鲁能智能技术、鲁能节能、鲁能软件、山东彼岸电器等高新技术企业11家。

学校与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等联合开办了成人本科教育。与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及清华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截至目前,已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24期,培训学员984人;举办各类培训班300余期,培养学员15000余人次。 项目名称 获奖情况 MCVQ-1变电站无功微机综合控制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开发高磷化学镀镍技术提高铸铁泵、电站设备耐磨耐腐蚀性的研究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分散式计算机监控系统及实时信息管理系统 1999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山东电力客户服务中心语音信息支持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300MW机组斜流式循环水泵优化设计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电力技术监督动态管理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N125汽轮机低压内缸强度三维分析及加固技术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锅炉省煤器飞灰磨损与耐磨喷焊研究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热控系统现场状态检修及专家系统 2000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电厂竞价上网辅助决策系统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防治锅炉水冷壁高温腐蚀及炉膛出口烟温偏差试验研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锅炉承压部件寿命诊断技术的研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厂锅炉复合酸清洗工艺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燃料分体式采制样系统研制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工业现场总线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00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SG400t/h-410型锅炉油改煤技术研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线性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运行合成绝缘子检测技术和耐雷电冲击特性的试验研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Internet的远程培训集群系统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锅炉承压受热面新型吹灰装置研制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力系统静态模拟及其计算机监控系统 2002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管道瞬时液相扩散焊工艺及设备开发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火力发电厂辅机状态检修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汽轮机轴系预测维修系统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HST-Ⅰ型输煤系统除尘器及粉尘浓度在线监控系统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锅炉优化燃烧磨煤机优化运行的试验研究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电流微电阻标准测试系统研制 200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LN2000分散控制系统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汽轮机通流部分各级轴向胀差实时监测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压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炉外大管道振动原因及消振技术的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力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标准系统开发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实时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大型锅炉低NOx燃烧技术试验研究 2004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便携式管道焊缝超声自动扫描检测系统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飞灰改性催化脱硝技术及设备的研制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交流采样检验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能计量智能监控装置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固相萃取技术在变压器油液相色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力企业信息一体化及应用集成平台研究开发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系统 200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预防50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策略研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GJR-100锅炉承压管道检测机器人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00kV高电压有机复合绝缘SF6电流互感器的研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00kV紧凑型(含同塔双回)线路特性研究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汽机冷源系统优化实验研究和应用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粉锅炉火电机组一机多模并行仿真系统 2006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基于广域信息的特/超高压电网安全防御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山东电力研究院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研究与探索 200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二等奖 提高山东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及励磁系统建模方法的研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型电站用卧式高效G56Sh型循环水泵的开发研制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站锅炉预测控制与燃烧优化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基于开放式结构的系列化教学机器人 200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锅炉吊杆动态测量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提高输电线路输送容量技术的研究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城市中水深度处理用于电站循环冷却水的技术研究及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电力教育培训网络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的研究应用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励磁系统动态性能对山东电网稳定影响的研究 200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大型变压器绝缘状态可现场测试诊断系统的开发研究 200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2002年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等奖 电厂节能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开发 2003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带电作业机器人 2003年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炉外大管道振动原因及消振技术的研究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电站锅炉入炉煤质实时监测的研究与应用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新型埋刮板输粉机研制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电力行业标准 2004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 磁性测量评估奥氏体耐热钢炉管寿命的研究及应用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二等奖 磁性测量评估奥氏体耐热钢炉管寿命的研究及应用 2005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变电站设备巡检智能移动机器人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叶片脱落故障机理及现场诊断技术研究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直动式动压反馈型液粘调速离合器的研制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预防500kV变电站开关无故障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策略研究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山东电网电能质量监测与管理系统开发研究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规律和防磨技术研究 2007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电站锅炉降低炉水氯离子含量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三等奖 一种准确计量电力系统母联兼旁路电能表有效电量的装置 2008年(首次)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二等奖

关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婉仪容的头像
    婉仪容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婉仪容”

  • 婉仪容
    婉仪容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主干课...

  • 婉仪容
    用户080503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