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水口行舟》的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水口行舟》的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1)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作者简介:
朱熹(xī )(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汉族。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后寓居福建。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14岁丧父,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里夫。19岁[绍兴十八年(1148)]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后由赵汝愚推荐升任焕章阁侍制、侍讲。庆元三年(1197),韩侂胄擅权,排斥赵汝愚,朱熹也被革职回家,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译文: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
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
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
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
己的信念。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 “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 借景抒情;对比
③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答:描写了大雨过后,满山绿树的景象。
蕴含哲理: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
2017年开学第一课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叫什么名字
《东栏梨花》抒发的是感伤春光易逝、年华易老的惆怅之情。
宋代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由“柳深青”、“柳絮飞”、“梨花开”等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对人生几何的无限感叹.
首先作者惆怅是因为此时是在清明节.作者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
"东栏一株雪'实际上是制一株雪白的梨花枝,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翻译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瓣烦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募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惆怅东栏一株雪,”何尔见到如此“繁花”便“惆怅”?是起因梨花“淡白”似“雪”,那是的我可全都是沉浸在春天喜悦中呀。不过读此景,想今日似乎有点。“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先生从绿色转到季节,青、清转换。好啊。是啊,清明意味着开始,人又该珍惜“人生”几得的“清明”呢。
~~~~《水口行舟》解读~~~~
作者 朱熹 (一一三0----一二00),字元晦,后改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延平。绍兴进士。
说明 水口:福建邵武东南,宋置水口寨.
晚上风大雨大,诗人只好披着蓑衣躲着.因为风浪满江,诗人生怕丢失什么.第三句用一个试探之"试"字,就把这种心情衬托出来了!
《新编千家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辑有朱熹《水口行舟》
一首: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逢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水口在哪里?原诗阙载。《新编》题解作“在今江苏武宁东南”,
显然有误。正确的地点是在福建闽江北岸的古田县水口镇。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
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据乾隆版《古田县志·寓贤》载:“朱熹宇仲晦,新安人。庆元
间,韩?胄禁‘伪学’,迁寓古田。”1981年杉洋蓝田书遗址出土署
名“晦翁”题刻“蓝田书院”四大字,旁书“宁庆元丁巳三月吉旦。”
对照历表,是在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三月。可知朱熹是在这
一年初来到古田,途经水口时写下这首诗的。
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
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
《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韩?胄党
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
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
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
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
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从中
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眼面对现实,执着自
己的信念。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自然平淡之笔,通过客体影观的描述,
寄寓着人生和事物的哲哲理,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2017年开学第一课九十六岁高龄的老人叫:许渊冲。
2017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96岁的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是本次《开学第一课》最年长的嘉宾。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诗经》、《李白诗选》、《红与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经许渊冲的翻译后才得以流传国外或引进国内的,他还曾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扩展资料: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式一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
许渊冲从1956年开始出版译作,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干扰,他在解放后的30年里只出了4本书。十年动乱结束时,他以几近花甲之年,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金秋季节。1983年他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兼英语系教授,从此笔耕不辍。
百度百科-许渊冲
百度百科-开学第一课
关于“《水口行舟》的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婉若清风”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水口行舟》的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水口行舟》的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水口行舟宋·朱...
文章不错《《水口行舟》的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