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

网上有关“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位画家本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他16岁就离开学校,随着一个业余歌舞团体周游了全国各地,继而进入德累斯顿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里希特早期的一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的巨大作品今天还在那里一个卫生保健博物馆里熠熠生辉。他在杜塞尔多夫拜在德国伟大的现代派画家K·O·格茨的门下继续深造,并与画家希林基·帕列莫、齐格玛·波尔克以及康拉德·吕克结为艺术之友。里希特在过去的40年内跳跃式地变换着绘画风格和题材。当60年代德国激烈争论重新扩军备战时,他画了美国飞机的“野马梯队”,他画了穿上德国国防军制服的“鲁迪大叔”,画了患有痴呆症的“玛丽安妮大娘”。当概念艺术和极简抽象艺术宣判绘画死刑时,他就转向抽象画。80年初“新疯狂派”盛行时,他画了静静燃烧的蜡烛。90年代,他展示给善良观众的是色彩鲜艳的风景画和他妻子圣母般怀抱婴儿莫里茨的肖像画。

无论是轮廓不明的速拍式家庭画,或是模糊不清的裸体男婴,无论是严谨的彩色田园风光,或是蒙上一层薄雾似的肖像、草地和云彩,都可以隐约地感到复制的现实社会,表现出艺术家的绘画特征既精确细致又与之保特距离的工作风格。法国报刊评论他的作品是“分毫不差的德国风格”。

里希特是一位变化多端的艺术家。他极力控制自己,拒绝照搬照套他人的风格,如同“甲壳虫”那样细致地选择每一个主题。在寻找现实后面的世界的道路上,使里希特把绘画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思考”。他抱怨说:“最好的主意经常会完全无法实现。”这是指他曾打算在适当时候和他的朋友康拉德·吕克把集中营遇难者的油画和一些**照片并列陈列出来。这两个不同主题的材料早已收藏在他巨大的名为“地图册”画库里,里希特还没有找到为实施这个打算在道德上或是形式上的解决办法。1995年以来,里希特的15幅油画已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它们也是这次里希特作品回顾展的组成部分。

德国艺术家里希特的作品。他对照片和灰色的运用立刻引起了注意,随即着手查阅与他相关的资料,可惜,中文资料如此之少,可见国内对这位艺术家的介绍远远不够。国外情况恰恰相反,里希特已经成为当今在世画家中画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在网上有他的个人网站(英文和德文),同时西方也出版了众多研究里希特的文章和书籍,如Storr,Robert的《GerhardRichert:FortyYearsofPainting》,Elger,Dietmar的《GerhardRichter,Maler》等。中国批评家和艺术家如此漠视里希特的存在,至少有两个原因:其一,里希特的创作风格多变,不符合中国艺术家统一的、系列性的创作标准。这也就是说风格多变不符合中国市场需求,艺术家要得就是统一,要得就是个人符号的标签,更进一步说,中国大多数艺术家画的就是个人“符号”;其二,多数人认为里希特不过是个照片画家,画画照片罢了,现在中国艺术家都画照片。

格哈德·里希特《二十五种颜色》 铝板 48.5x48.5cm 2007

以上两个原因或许能使人们察觉到多数中国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弊病之一,即缺少深层次的艺术史逻辑。他们认为每个人的艺术都应区别于他人,而具有独特性,这当然是正确的是,但是,在实际创作中他们却把独特性定位在图像的更替上,这就犯了浅尝辄止的错误。艺术史的逻辑是建立在方法论不断更替的基础之上的,而非简单的图像更替。这同时也是批评家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中国现在的某些批评家一直热衷于呼吁图像时代的到来和视觉的转向,并举办了一系列展览来证明这种趋势,殊不知这都是新瓶装旧酒的伎俩,并没深入到方法论的角度讨论问题。他们紧紧扣住消费时代这个主题来做文章,殊不知却犯了庸俗社会学的错误。从表面上看来消费时代是当代艺术的上下文,但是,一个消费时代的帽子不知遮盖了多少足以表现本质的细节。 里希特带给人们的不是他创作了什么,而是他如何创作的,也就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这个方法论之所以有意义,是建立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断媚俗的上下文之中。能够带来艺术史转向的并非是图像表面的差异性,而是方法论的置换。里希特至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视角。

格哈德·里希特?对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作品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影响深远,是继博伊斯、基弗之后在国际艺术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大师。与前两者相比,里希特一直坚持着"架上绘画"并在其领域成功构建了多样的个人艺术形式,是一位具有独特艺术思想的艺术家。

里希特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他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抽象绘画是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风格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9)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南墨的头像
    南墨 2025年09月03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南墨”

  • 南墨
    南墨 2025年09月0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这位画家本...

  • 南墨
    用户090310 2025年09月03日

    文章不错《格哈德·里希特的自评》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