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

网上有关“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留得残荷听雨声"

出自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全诗是: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留得残荷听雨声全诗是什么?

“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中的一句诗,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而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引用的是“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雨的喜爱,也表达了诗人对枯荷的怜悯之情。林黛玉说这句话时,正赶上与贾宝玉等人泛舟湖上,说起残荷恼人之事。

这句诗也被解读为林黛玉对自己命运的写照,她认为自己就像那残败的荷花一样,虽然已经残败不堪,但仍然能够听到秋雨的声音。

秋阴不散霞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全诗: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原诗是“留得枯荷听雨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字义山)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诗歌的意境比较委婉,用笔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写诗人聆听雨打枯荷的声音和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残荷寓意着坚韧不屈,它的生命力很顽强,残荷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适宜在平静的浅水、池塘、沼泽等环境中生长。

残荷是喜光的植物,种植时要让植株接受充足的光照,通常植株接受的光照越充足长势就越好,花朵也会更好看。

残荷是荷花即将凋谢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残荷有什么寓意,残荷寓意着坚韧不屈,残荷生命力很顽强,它在所有的荷花凋谢后还能独立开放一段时间。残荷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虽然被称为残荷,但它的花朵还是很好看。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原文是什么?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作者,李商隐

[原文]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析赏〕“枯荷”一般都写作“残荷”。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此句在原诗中,极为悲凉,有一种在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抽离原诗来看,在萧瑟的秋日里,坐在荷花旁,荷池边,静静地听着雨点打枯荷的声音,别有一种冷清萧瑟的诗情。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原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枯荷”一般都写作“残荷”。原诗是借写景抒发其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那阴霾沉罩不散,晚来霜飞的秋日黄昏里,水里的荷叶早已凋残,却仍留得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此句在原诗中,极为悲凉,有一种在无奈中挣扎的味道。抽离原诗来看,在萧瑟的秋日里,坐在荷花旁,荷池边,静静地听着雨点打枯荷的声音,别有一种冷清萧瑟的诗情。

关于“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呼延梓熙的头像
    呼延梓熙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呼延梓熙”

  • 呼延梓熙
    呼延梓熙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呼延梓熙
    用户082306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留得残荷听雨声下一句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