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武则天,被李治从感业寺召回宫之后就一步步高升,做到了皇后,后来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继位,李显性格比李治还要怯懦,因此他也只是个挂名皇帝,实权其实都是在太后武则天手里。于是在高宗李治驾崩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84年2月,继位才36天的中宗被武则天废黜,封为庐陵王,贬出长安。此后皇太后武则天独当大权,掌控唐朝16年。
武则天继位后该国号为周,意思就是这天下都是她武家的了。武则天统治周朝期间,世间还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是那是毕竟是个思想落后的封建社会,女人当皇帝那可是从未听闻的事情,所以武则天在朝中难免会有不服于她,但是因为她把这天下治理的也算太平所以也让那个不服的大臣没把柄可拿。
不过封建社会毕竟还是封建,终于公元699年,受到大臣们的压力,武则天把废黜的李显召回京城重立为太子。
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朝中以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带领的一群大臣将领冲进玄武门逼武则天让位与唐,然而那个时候武则天也老了,也没有力气在争斗了,所以便将中宗李显召回京城,并让位与他,恢复大唐国号。
中宗李显即位后复国号为唐,但是没什么才能他却不知道把我时机来笼络亲信和忠心的大臣,反而为后宫之事忙的不可开交,复位之后,李显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皇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皇后参预朝政,一度把自己置于危险的边缘,却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导致身边可信之人尽散。
公元710年,韦皇后母女俩便密谋害死中宗,韦皇后知道中宗喜欢吃饼,就命令情夫马秦客配制了毒药,她亲自将毒药拌入饼中,蒸熟,命令宫女送入神龙殿。中宗正在翻阅奏章,见饼送来,随手取来就吃,还称 赞好吃。不一会儿,忽感腹中绞痛,仆倒在榻上乱滚,太监忙去报告韦皇后,韦后故意磨蹭,拖了许久才赶来,见中宗痛苦的样子,还假装问中宗怎么了。中宗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手指着嘴呜咽地哭泣,没多久便死于长安宫中的卧榻上。
中宗死后睿宗李旦继位,从李显继位到武则天掌权者中间的故事也算是挺一波三折了,也就是中宗李显曾两次做皇帝,中间因为武则天的关系“停职”了十几年,武则天退位后便又把皇位传给李显了,也就是说李显才是武则天的继承人,毕竟两人也是母子,这样的传承也合情理。(功夫网)
李显复位之后,武则天是怎样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年的呢?
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和李哲是一个人。
李显介绍: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人,656年出生于长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
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壬午被毒死,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扩展资料:
武则天的子女介绍:
一、儿子
1、长子:代王李弘,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孝敬皇帝”。
2、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立为太子,死后追谥“章怀太子”。
3、三子:唐中宗李显。
4、四子:唐睿宗李旦。
二、女儿
1、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后追封安定公主,谥号“思”。
2、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3、义女:安定公主,唐高祖李渊女,武周代唐后改号延安大长公主,赐姓武氏。
百度百科-李显 (唐中宗)
百度百科-武则天 (中国武周时期女皇帝)
武则天死后皇位传给了谁?
武则天,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了,她是唯一一个女皇帝。从一个小宫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中也是充满奇迹了。刚开始她也只是辅政参政,但在唐高宗去世后,她开始完全掌控朝政,将自己的政治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么一个伟大的女性又是如何度过了她的晚年呢?
其实,在唐高宗病逝后,是由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李显继位了。但在此之前,武则天已经把持朝政二十多年了,权力这种东西是很难放弃的。再说,李显这个人能力也是不足的,唐高宗在去世之前也曾说过让李显多听取武则天的意见。另一方面,武则天想要一直掌握权力,于是在李显为唐高宗服丧期间就把朝中的人都换成了自己的人,这样一来李显就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一切的权力就都掌握在武则天手中。李显知道后,无奈之下,他就破格提拔了自己的岳父大人,希望能够得到岳父的帮助。甚至在情急之下还说出?可以把天下都给岳父?这种话。这让一直都蠢蠢欲动的武则天一下子抓到了把柄,武则天就以家族的名义将李显拉下了皇位,之后立小儿子李旦为皇帝,李显这皇位的宝座都还没坐热就下台了。
但后来,小儿子李旦也被武则天拉下了台,武则天自己称帝,改国号唐为周。但是到了武则天后期,民心还是倾向李唐,虽然长期在武则天的治理之下,但是很多民众的心里都是希望能回到李姓的天下。而且随着武则天的年龄越来越大,她也要考虑立继承人的问题。在综合考虑之下就立李显为太子。
但是当时武则天身边的两位男宠也就是张易之和张昌宗权力十分之大,为了防止发生什么变故,朝中宰相张柬之等人就发动了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武则天面对这样的情形,她也很无奈。一方面自己的年龄确实已经很大了,另一方面,百姓们都希望李家的人做皇帝,人之所向,大势所趋,她也无可奈何。于是,就将李显召进宫中,传位于太子。李显继位后就将国号恢复为唐。
在李显复位后,武则天就搬到了上阳宫居住,成为了太上皇。虽然武则天不是皇帝了,也没有什么权力了,但毕竟是李显的母后,肯定不会亏待她的。在她身边依然会有服侍她的人,衣食住行都没什么差别。其实在此之前,武则天的身边是有几个男宠的,其中张易之和张昌宗是比较受宠的两位。但在发生政变的时候,二张纷纷被杀。现在的武则天不仅失去了她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是失去了她在意的人。虽然李显继位之后没有对她进行清算,但是那时的武则天也算是心灰意冷了。本来年纪就大了,这下子衰老的更快了。
晚年的武则天也算是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了,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年中孤孤单单一个人,虽然身边有宫女和太监但是他们都不敢上前更不敢和她说话,都惧怕她的威严,就连李显见到她也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说一句。往日那个容光焕发的武则天在这样无趣的日子中日渐衰老,失去权力的武则天似乎对生活也抱有期望,这样的日子让她十分痛苦。在政变发生的一年后,武则天就在上阳宫病逝了,享年八十一岁。在武则天病逝后,她在遗嘱中交待过要求去掉她的帝号,她要和唐高宗李治合葬。除此以外,还将王皇后、萧淑妃等人的族人给赦免了,这也算是将这些年来的恩恩怨怨都一笔勾销了。
虽然最后一年里她很孤独,但其实仔细分析武则天的举动还是能看出她的政治智慧的。首先,她最后的这些举措都是在给自己留后路,也让自己最终能够安然地入葬。同时也是为了保全更多的武家人。武则天晚年身边的男宠二张其实与武氏家族相比,其更让李唐的臣民愤恨,这也为武氏家族转移了很多仇恨。要知道,在武则天退位后,武氏家族的力量肯定会得到削弱,但因二张的存在,会让武氏家族的力量得到保全。虽然在李显继位后对武氏家族进行了清算,但并没有将武氏家族的力量一网打尽。
如今看武则天的一生依然是充满奇迹的,她虽然在晚年也犯了一些错,但是她在政治方面的能力是不容否认的,是一位有治国之才的奇女子。从她晚年的一系列做法中我们也能看出她的政治智慧。在她死后,她的墓碑上什么也没有写。对此也引来后人的一片猜测,功过是非都由后人评价。
武则天死后皇位给了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
武则天还未死的时候就已经因神龙政变被迫退位了,并把皇位传给太子李显。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李显,699年,武则天将庐陵王李显召回,重新立为太子。至于为什么立李显而不是立李旦,固然是受立嫡为长的影响。而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对夫权的尊重,毕竟,李显是唐高宗生前立的太子,李旦则是她武则天废黜李显后立的太子。
武则天介绍
武则天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祖籍并州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生于利州,一说生于长安,还有洛阳说。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另一位是郭夫人。
武则天倾力打造了一支宫廷乐队,名为十万宫廷乐,后世传为武皇十万宫廷乐舞,其规模之雄伟是历史上罕见的。唐玄宗钦点的三百梨园子弟备受赞誉,与之相比,长寿二年。武则天自制的《神宫大乐》,舞用九百人,演出于万象神宫之庭,规模宏大,堪称帝王建制宫廷乐队之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武则天
关于“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寻薇公子”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武则天,被李治...
文章不错《武则天后谁做的皇上》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