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机知识总结

网上有关“化学有机知识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化学有机知识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化学有机知识总结

 有机化学向来是化学的一个考试重点,那么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下面化学有机知识总结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有机知识总结

 一、物理性质

 甲烷:无色 无味 难溶

 乙烯:无色 稍有气味 难溶

 乙炔:无色 无味 微溶

 (电石生成:含H2S、PH3特殊难闻的臭味)

 苯:无色 有特殊气味 液体 难溶 有毒

 乙醇:无色 有特殊香味 混溶 易挥发

 乙酸:无色 刺激性气味 易溶 能挥发

 二、实验室制法

 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

 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

 固固加热 (同O2、NH3)

 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

 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

 乙烯: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

 乙炔:CaC2+ 2H2O ?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 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

 乙醇:CH2=CH2+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话说我不知道这是工业还实验室。。。)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

 提升浓度:加CaO 再加热蒸馏

 三、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 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 有黑烟

 炔:火焰明亮 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 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 放大量热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 炔:都褪色(前者氧化 后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 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应方程式

 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Cl2 ?(光照)? CCl4(l) + HCl

 现象:颜色变浅 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

 注: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灭火剂

 烯: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

 (单体?高聚物)

 注:断双键?两个?半键?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炔:基本同烯。。。

 苯:1.1、取代(溴)

 ◎ + Br2 ?(Fe或FeBr3)? ◎-Br + HBr

 注:V苯:V溴=4:1

 长导管:冷凝 回流 导气

 防倒吸

 NaOH除杂

 现象:导管口白雾、浅**沉淀(AgBr)、CCl4: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溴苯)

 1.2、取代硝化(硝酸)

 ◎ + HNO3 ? (浓H2SO4,60℃)? ◎-NO2 + H2O

 注: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 冷却至室温再加苯

 50℃-60℃ 水浴 温度计插入烧杯

 除混酸:NaOH

 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 难溶 苦杏仁味 毒

 1.3、取代磺化(浓硫酸)

 ◎ + H2SO4(浓) ?(70-80度)? ◎-SO3H + H2O

 2、加成

 ◎ + 3H2 ?(Ni,加热)? ○(环己烷)

 醇:1、置换(活泼金属)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钠密度大于醇 反应平稳

 {cf.}钠密度小于水 反应剧烈

 2、消去(分子内脱水)

 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3、取代(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 ?(浓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乙醚)+ H2O

 (乙醚:无色 无毒 易挥发 液体 麻醉剂)

 4、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Cu,加热)? 2CH3CHO(乙醛) + 2H2O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浸入乙醇后变红 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酸:取代(酯化)

 CH3COOH + C2H5OH ?(浓H2SO4,加热)? CH3COOC2H5 + H2O

 (乙酸乙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注: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示踪法)

 碎瓷片:防止暴沸

 浓硫酸:催化 脱水 吸水

 饱和Na2CO3:便于分离和提纯

 卤代烃:1、取代(水解)NaOH水溶液

 CH3CH2X + NaOH ?(H2O,加热)? CH3CH2OH + NaX

 注:NaOH作用:中和HBr 加快反应速率

 检验X: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 观察沉淀

 2、消去NaOH醇溶液

 CH3CH2Cl + NaOH ?(醇,加热)? CH2=CH2? +NaCl + H2O

 注:相邻C原子上有H才可消去

 加H加在H多处,脱H脱在H少处(马氏规律)

 醇溶液:抑制水解(抑制NaOH电离)

 六、通式

 CnH2n+2 烷烃

 CnH2n 烯烃 / 环烷烃

 CnH2n-2 炔烃 / 二烯烃

 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

 CnH2nO 饱和一元醛 / 酮

 CnH2n-6O 芳香醇 / 酚

 CnH2nO2 羧酸 / 酯

 七、其他知识点

 1、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燃烧公式:CxHy + (x+y/4)O2 ?(点燃)? x CO2 + y/2 H2O

 CxHyOz + (x+y/4-z/2)O2 ?(点燃)? x CO2+ y/2 H22O

 3、反应前后压强 / 体积不变:y = 4

 变小:y < 4

 变大:y > 4

 4、耗氧量:等物质的量(等V):C越多 耗氧越多

 等质量:C%越高 耗氧越少

 5、不饱和度(欧买嘎~)=(C原子数?2+2 ? H原子数)/ 2

 双键 / 环 = 1,三键 = 2,可叠加

 6、工业制烯烃:裂解(不是裂化)

 7、医用酒精:75%

 工业酒精:95%(含甲醇 有毒)

 无水酒精:99%

 8、甘油:丙三醇

 9、乙酸酸性介于HCl和H2 CO3之间

 食醋:3%~5%

 冰醋酸:纯乙酸纯净物

 10、烷基不属于官能团

;

有机化学的目录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是早期萌芽时期、经典有机化学时期、现代有机化学时期。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又称为碳化合物的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是化学中极重要的一个分支。含碳化合物被称为有机化合物是因为以往的化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物质一定要由生物(有机体)才能制造。

在1828年的时候,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维勒,在实验室中首次成功合成尿素(一种生物分子),自此以后有机化学便脱离传统所定义的范围,扩大为烃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因合成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合物不断地在实验室中合成出来,“有机化学”这一名词却沿用至今。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有机化学研究手段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计算机化,从常量到超微量的过程。 20世纪40年代前,用传统的蒸馏、结晶、升华等方法来纯化产品,用化学降解和衍生物制备的方法测定结构。用电子计算机设计合成路线的研究也已取得某些进展。

对光合作用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有效的利用,是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共同课题。有机化学可以用光化学反应生成高能有机化合物,加以贮存;必要时则利用其逆反应,释放出能量。另一个开发资源的目标是在有机金属化合物的作用下固定二氧化碳,以产生无穷尽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第四章烯烃、炔烃和二烯烃

第五章芳香烃

第六章卤代烃

第七章醇和醚

第八章醛、酮

第九章酚和醌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

第十二章类脂化合物

第十三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第十五章糖类

第十六章核酸

第十七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参考文献

作者:苑慧萍 葛少辉

页数:193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079111

出版日期:2008年02月

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报考该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课程。胡宏纹主编的《 有机化学 》(第三版)(上、下册)以体系完整、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特点成为这门课程的经典教材,被全国许多院校采用。

关于“化学有机知识总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夜南的头像
    夜南 2025年08月29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夜南”

  • 夜南
    夜南 2025年08月2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化学有机知识总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化学有机知识总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化学有机知识总结...

  • 夜南
    用户082911 2025年08月29日

    文章不错《化学有机知识总结》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