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

网上有关“《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野杵一词对应着村舂。

原文:

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白话译文:

野杵对村春,花灼烁,草细长,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游戏马,在小信号蟠龙。用手掰蟹从毕卓,身披着鹤氅从王恭。五老峰高,秀直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回声传风雨如果金锈。

此文出自康熙·车万育《声律启蒙》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如今我们使用的,是清代光绪癸未年间约公元1883年成都魏朝俊“墨耕堂”私藏的版本,其封面题名为《声律启蒙》,内页所载名为《声律启蒙撮要》,作者题名为“衡山聂铣敏蓉峰重订、邵陵车万育双亭著、湘潭夏大观枫江笺”。

此书既名为“撮要”,自然只会节录撮取《声律启蒙》中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卷,只有平声30个韵部(即绝大部分格律诗所用的韵部),很明显,这是撮取了祝明撰写的前两卷,并以它为基础,进行了一些作者认为是必要的删改和修订而成的。

二冬声律启蒙全文注释及意思如下:

一、全文注释

1、涉及的冬字韵脚包括:冬、钟、松、龙、蛩、蜂、雍、峰、浓、庸、茸、恭、镛、农、蓉、宗、慵

2、鸣蛩(虫qiong): 蟋蟀、蝗虫

3、镜奁(连lian):古代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4、衣笥(四si): 古代用来盛饭或者衣服的方形竹具

5、野杵(处chu): 用来舂米或洗衣服的棒子,一头大一头小

6、村舂(充chong): 用来使谷物去壳的器皿

7、灼烁:闪耀

8、九夏:夏天九十天

9、三冬:冬天三个月

二、全文翻译

春天和夏天相对,秋天和冬天相对,傍晚的鼓声和早晨的钟声相对。观山和玩水相对,绿竹和苍松相对。冯妇空手搏击老虎,叶公并非喜欢真龙。飞舞的蝴蝶和鸣叫的蟋蟀相对。

一对紫燕正忙着衔泥筑巢,几只黄蜂正忙着采集花蜜。春天园中黄营恰恰啼叫,秋天塞外大雁雍雍鸣叫。秦岭连绵起伏,遥遥八千里路远,巫山常被雨水洗刷,十二座高峰山势高峻。

声律启蒙介绍

1、声律启蒙简介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2、作者简介

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关于“《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思真的头像
    思真 2025年08月31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思真”

  • 思真
    思真 2025年08月3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

  • 思真
    用户083108 2025年08月31日

    文章不错《《声律启蒙》里有一句“野杵对村舂”是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