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流体包裹体的气相及离子色谱分析,是在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气相及离子色谱实验室完成的,测试仪器为美国产DX-120 型离子色谱仪和美国产3400 型气相色谱仪,研究中选用的10件样品采自矿区不同平面、不同标高,挑选了包括石榴子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闪锌矿等纯度大于98%的单矿物,测定其中离子和气相组分含量。
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分析结果见表6.4、表6.5,成矿流体具有如下特征: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主要为Ca2+、Na+、K+三种,含量分别为4.146~10.929μg/g、1.084~7.989μg/g和0.128~4.724μg/g;阴离子以 为主,含量为6.715~81.092μg/g,次为Cl-,含量为2.563~8.961μg/g,并含有微量F-、 。矿区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均以 H2O和CO2为主,含量分别为 401~4934 μg/g和33.167~615.283 μg/g,H2和CH4微量。
矿区所有样品中 浓度大于或远大于其他阴离子。流体中Cl-浓度亦较高,表明成矿流体也是重要的金属配合物配位体,故推测铜在成矿流体中主要以硫氢配合物和氯配合物的形式迁移。矿区地层以千枚岩、大理岩为主,高浓度Ca2+应为流体萃取围岩地层钙质而形成。相较于可单独形成CO2相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矿区CO2含量偏低,这与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亦相同。
表6.4 赛什塘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液相测试结果(μg·g-1)
注:测试单位为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表6.5 赛什塘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气相测试结果(μg·g-1)
注:测试单位为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衍景等(2009)研究指出,洋壳俯冲所派生或诱发的岩浆流体系统中,俯冲洋壳的物质成分特征是富H2O、富Cl-、富Na+、贫碳酸盐(即贫CO2),属于贫CO2的H2O NaCl体系,其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黑云母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等“富水蚀变”,其中陆缘弧物质背景的浆控高温热液矿床可能发育CO2-H2O包裹体,但室温下未见或鲜见液相CO2,但在冷冻过程中发现有笼合物形成,表明流体中存在一定量的CO2。矿区成矿流体总体上属贫CO2的H2O-NaCl体系,室温下未见液相CO2,但冷冻后回温过程中其熔化温度大于0℃,且流体成分分析中含有少量CO2,围岩蚀变亦以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所以赛什塘铜多金属矿床应属陆缘弧物质背景的浆控高温热液矿床,岩浆-流体成矿系统缘于俯冲洋壳的变质脱水熔融。
杨光树等(2008)研究认为,具有含CH4的高温、中高盐度特征的包裹体是在深部岩浆上升后经历同化混染等作用形成的,CH4可能是深部岩浆带来的。矿区早期阶段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点,且各成矿阶段流体成分中皆可见CH4,可推断矿区早期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
季光敏 国家 制壶 工艺美术员
徐光 国家 制壶 工艺美术员
何光宏 国家 泥绘 工艺美术员
徐建光 国家 制壶 工艺美术师
陈洪光 国家 制壶 工艺美术员
杨光树 国家 陶刻 助理工艺美术师
周伟光 国家 制壶 助理工艺美术师
蒋晓光 国家 制壶 助理工艺美术师
韦光远 国家 陶刻 助理工艺美术师
关于“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季一诺”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流体包裹体的气...
文章不错《流体包裹体成分特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