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

网上有关“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贾诩

贾诩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三国演义》第九回:且说李_、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使者回报李_。_曰:“求赦不得,各自逃生可也。”谋士贾诩曰:“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_等然其说,遂流言于西凉州曰:“王允将欲洗荡此方之人矣!”众皆惊惶。乃复扬言曰:“徒死无益,能从我反乎?”众皆愿从。于是聚众十余万,分作四路,杀奔长安来。

贾诩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也是曹魏的开国功臣。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_、郭汜反攻长安。李_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

官渡之战时,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黄初元年,曹丕称帝,封其为太尉、魏寿乡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

黄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主要成就

贾诩在董卓死后,献计于其旧部李_、郭汜,助其反攻长安。后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击败曹操。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即魏文帝)成为世子。

三国演义李郭劫驾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人物名字:李光弼

拼音:LI GUANGBI

字号:

所属朝代:唐代

生卒年代:708—764

籍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契丹族人

人物简介:唐代大将。其父为契丹酋长,幼持节行,善骑射,严毅有大略。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次年,被子仪荐为河东节度使,又加河北采访使,肃宗即位,授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节度使。平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代宗朝封临淮郡王。李光弼全身画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李光弼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李光弼侧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随后牛辅也被杀,郭汜等人归来时无所依托,本欲解散部队逃归家乡,又怕仍得不到赦免,武威人贾诩当时在李傕军中任职,便对郭汜和李傕说:“听长安人议论说欲诛尽凉州人,各位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事情如果成功了,则奉国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郭汜画像

郭汜等人采纳贾诩的建议,到处说:“朝廷不赦免我们,我们应当拼死作战。如果攻克长安,则可以得到天下;攻不下,则抢夺三辅的妇女财物,西归故乡,还可以保命。”部下纷纷响应,于是同张济等结盟,率军几千人,日夜兼程,攻向长安。王允听说后,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郭汜。结果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李傕等沿途收集部队,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五月,李傕等人又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会合,一起围攻长安,八日后城陷,与吕布展开巷战,吕布败走,王允等人遇害。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凉州军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4] 同年八月,诏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杖节镇抚关东。

在攻打长安期间,郭汜在城北,吕布打开着城门,和郭汜单挑决胜负,吕布以矛刺中郭汜,郭汜被左右军队所救,双方遂各自罢兵。[5]

掌控朝政

初平三年(192年)九月,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以贾诩为左冯翊。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随自己喜好任免官员,又常纵兵劫掠,几年内三辅百姓损失殆尽。

郭汜

兴平元年(194年)三月,马腾、韩遂联合关中部分士大夫共攻李傕,郭汜与樊稠以及李傕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阵亡一万多人,只得退回凉州。击败马、韩之后,郭汜、樊稠因有战功而加“开府”之权,造成郭、樊权力大增,跟三公、李傕合为六府,朝廷在关中内部的权力大减。此时是李、郭、樊三人权力最大的时刻。

这一年全国大荒,李、郭、樊因为军队粮食不够,不听贾诩所言而侵夺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接着李、郭、樊因为军队还是缺粮,竟任由军队掠夺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各自饿死逃窜,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6]

关于“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8)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南墨的头像
    南墨 2025年08月24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南墨”

  • 南墨
    南墨 2025年08月2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南墨
    用户082408 2025年08月24日

    文章不错《谁劝李郭二人进兵京师为董卓报仇》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