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答:我国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有的名优品种栽培有上千年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环境的影响、自然的变异使这些古老品种分化严重。据沧州市红枣资源普查,仅金丝小枣一个品种就有近20个类型。笔者曾调查一块六年生用归圃苗栽植的金丝小枣园,初步分类有大长身、小长身、长圆身、中圆身、小圆身之分,有的裂果严重,有的裂果轻,有的抗病,有的不抗病。在相同管理条件下都没开甲,有的树上果实累累,有的全树基本无果,变异之严重可见一斑,其他品种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长期依赖根蘖苗繁殖发展起来的枣园,生产的枣果大小不一,风味口感各异,难以做到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的一致性,和现代化商品标准要求极不相称,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有的管理粗放,优质果率低,效益差。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鲜食品种少,市场销售链短。枣加工品种数量少,缺少现代化大型企业带动枣产业发展,枣产业化水平低。这些问题都制约枣业的发展,应在生产中解决好,以促进枣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选育优良品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枣农的努力,已选育出几十个优良品系,改进了原品种的质量,推进了枣业发展,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丰富的枣资源选出新的抗性更强、品质更优的新品系。
(2)加大新品系的推广力度
20世纪末栽植的枣树多以根蘖苗为主,影响枣果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后新建枣园一定要选择新选育的良种苗木栽植,以保证枣园苗木纯正、品质优良。
(3)加快大树改造
对已结果的枣园特别是老枣区,通过普查,把果实小、品质差、抗性差,特别是易染病、易裂果的单株,通过大树高接换头,改换成优良品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降低成本、生产优质果品、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枣果品质
目前生产上,有的枣园重种轻管,有的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致使枣果质量下降影响市场销售。栽培者和经营者应建立质量第一、品牌至上、讲诚信赢得市场的现代理念。要全面提高枣果品质除采用优良品种外,还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的肥水管理,正确地运用保花促果技术,做到结果适量,适时采收,提高采后加工工艺水平,才能保证枣果的高质量,赢得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5)调整品种结构,丰富红枣市场
枣果品种单一既不利于延长市场销售链又给集中采收、加工增加压力,遇到阴雨天会给枣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沧州金丝小枣成熟时连续阴雨致使枣裂、烂果损失惨重,应引以为戒。目前红枣品种凡是品质特优的枣,果皮一般都薄,成熟时易裂果,因此不宜过于集中大面积发展。应以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为主,早、中、晚熟,鲜食、加工品种兼顾,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一个品种配置合理的结构。这样回旋余地大,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市场,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6)积极发展枣的产业化
目前我国枣的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无力与现代化大生产抗衡,更无力驾驭国内外市场。有很多应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精品名牌商标的创建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阻碍枣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适时扩大经营规模,与现代化大企业联合,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道路,或组织集产、销、研、加一体化的合作社、产业协会式的产业化,依靠集体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果实品质、产业化水平,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这是今后枣业发展唯一的出路。
(7)积极开发枣业加工,提升产品档次
搞好果品加工是实现增值、扩大果品销路、促进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果品加工业相对滞后,果品加工仅占总量的10%左右,与世界果品加工占总量的50%差距甚远,枣业加工也是如此。今后要在加工上做文章,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发枣的内含物的提出,如枣红素、环磷酸腺苷等深加工,通过扩展枣的应用途径,带动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枣子种植前先播种育苗,并进行嫁接,长成大苗后进行移栽,成活后加强水肥管理,并做好修剪整形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一、苗木培育
采用建园地实生播种育苗,改变苗圃地育苗、建园地栽培的模式,避免了起苗过程中大量断根、运输中严重失水,栽后成活率低、生长慢等缺点。实生播种育苗苗木嫁接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园相整齐。
第1年春季用酸枣仁播种,按株行距1.0~1.5m×4~4.5m,每穴播种3~5粒,播后用地膜覆盖,促使种子萌发。出苗后适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株。加强苗木抚育、除草、追肥和浇水,促进砧木苗生长强壮,秋季砧苗可长到1m左右。第2年春季4月上旬~5月下旬嫁接,冬季采集接穗蜡封冷藏,采用切接的方法嫁接,嫁接成活后,及时追肥、浇水及叶面施肥,待苗木生长到1.5m时摘心,促进枝条成熟老化,形成带二次枝的成熟大苗。
二、架式栽培
第2年冬或第3年春季每间隔15~20m顺行埋一立柱,立柱高3.5m(地下埋0.5m、地上3m),在立柱上每间隔50cm拉一道铁丝,共6道,形成枣树生长的支架。
三、篱壁整枝
春季枣树发芽前,所有的枣苗顺行拉倒绑缚在第一道铁丝上,在所拉倒的植株上离地40cm处选1个背上二次枝,将其从基部疏除或留1~2节短截,并在其前1cm处刻伤,深达木质部,促使刻口下的主芽萌芽,抽生壮旺枣头枝。加大肥水管理、及时叶面喷肥,此枣头枝当年可长至lm以上。拉倒的部分,保留全部二次枝,对二次枝摘心和花期喷赤霉素、硼砂等使之当年结果。翌年按同样的方法将新生枣头枝反方向拉枝、刻伤等处理。以后每年照此方法处理,6年可完成整形任务。拉倒的枣头枝作为永久结果枝组,可多年不用更新。
四、枣园生草
枣园实行行间生草、树下覆盖,可大幅度减少土壤耕翻和人工除草工作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枣园生草可采用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人工种草可选择黑麦草、早熟禾、白三叶及鼠茅草等。自然生草在管理中保留果树行间自然生的一、两年生杂草,清除多年生杂草、恶草,如葎草等;除掉果树树干周围60cm的杂草。
4.1人工生草
播种前先清理枣园内的杂草和农林废弃物,平整土壤,每666.7m2施用3000kg优质有机肥,并翻20~25cm,将土、肥混匀耙平。为避免因干旱所造成的果园土壤水分亏缺,果园草种播种时期可根据不同草种的要求进行,一般以6~9月为主,可保证草种出苗整齐度及安全越冬。根据种子大小调整播种量为每平方米6~30g。树干周围1m范围内不种草,播种主要采用撒播或条播的方式。播种前用短齿耙轻耙果园行间表层2~3cm土壤,草种均匀撒播到土壤表面,然后用短齿耙轻耙,使种子覆土2~3cm,稍镇压。
4.2果园生草管理
控草旺长。控制草的长势,杂草生长超过20cm时及时刈割,一般每年刈割2~4次;豆科草要留茬15cm以上,禾本科草留茬10cm左右。刈割下来的草就地撒开或覆在树盘周围。
施肥养草。割草后,每666.7m2撒施氮肥3~5kg,补充土壤表面氮含量,为微生物提供分解覆草所需氮元素,促进秸秆分解。
五、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对枣树长势、产量、品质和病虫害发生等均有重要影响,是枣树管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用工较多的一项工作。实行水肥一体化可大幅度节约灌溉用水和肥料,减少水肥投入和用工,稳定产量和提高品质。经测算每666.7m2可节水80~100m3,节本增收200元以上。建园时每行顺行铺设滴灌、微喷灌设备,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枣树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枣树生长。肥料一般可选择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肥料必须是可溶性肥料,纯度高,杂质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追肥补充微量元素,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六、绿色植保
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枣树病虫害,生产“绿色果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利用物理杀虫灯和树干涂抹粘虫胶等物理方法杀虫,通过平衡肥水、通风透光、控制产量、提高树势等减少病害发生。虫口密度过大及病害严重时,尽量采用生物农药、矿物农药(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进行防治,必要时再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确保在枣果采收前的安全期限内停止喷施化学农药。实行拖拉机拖带自动化喷药,提高药效和喷药效果。
七、机械作业
在果树栽培管理各项作业中,用机械代替人力操作是大势所趋。实行宽行密植栽培、行间作业道宽度保持2~3m,有利于机械进行土壤耕作、施肥、树体修剪、灌溉、病虫害防治、中耕除草、枣果收获等作业。
关于“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冷之”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文章不错《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