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

网上有关“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慨,或者陷入忙乱如麻的生活状态中,那我告诉你,你该学一点儿时间管理了。

01《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

 吉姆?兰德尔

 豆瓣评分:7.4 (1556人评价)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至今未找到答案,也没有发现,哪个科学家给出了靠谱的解答。

 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时间让我们区分过去和现在,将我们从无序的状态拉入有序的状态。

 从这一点来说,时间真实地存在于人类世界,作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你会被琐事耽搁从而拖延了时间;

 你会因注意力不集中而浪费了时间;

 你会在记忆力衰退之后,失去感知时间的能力。

 这几乎是困扰每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

 那如何培养时间意识,有效支配时间呢?

 这本133页的小书里都解决了,给出的方法非常实用,而且用的是轻松好读的图文形式。

 作者为时间和生命设置了一个方程式,拖延症、注意力和记忆能力是其中的自变量。当时间的掌控程度受到拖延症和注意力等变量影响产生变化时,生命的厚度也会随之变化。

 简言之,对时间掌控得越精细,生命的质感就越浓郁。

  02《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纪元

 豆瓣评分:7.6 (488人评价)

 根本没有?没时间?这回事!

 有人可能会反驳,在碎片化时代,根本无法按部就班地完成日程安排里的计划。

 我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扰,是因为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即时间以唯一的固化方式存在。

 当我们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一个又一个事项的时候,时间与时间便有了缝隙。于是,碎片化的`时间诞生了。

 这本书让我改变了传统的时间观念和思维方式,碎片化时代,我们也必须跟着一起?碎?。

 抛开旧式日程计划表,个性化定制最符合自己身心舒适度的方案,尝试多线程处理事物。

 我认为,这是一种深邃的自我反思方式。

 每一次记录都在培养我们优化时间观念的意识,而行为的改变正是以意识的转移为前提。

  03《时间的故事》

 克里斯滕?利平科特 等

 豆瓣评分:8.6 (203人评价)

 我起初在书店的货架上发现这本书,顿时就被它具有质感的封面吸引住了。

 当读完这本经典著作时,我仿佛已历经了千年。

 这是一本博物馆式的时间解读,由新千年之初,在格林威治天文台举办的一次展览而来。

 书中的每一篇图文都是出自各领域的尖端学者,横跨科学、哲学、天文学、艺术和宗教等多领域。

 从创世以来人类对时间的感知,寻求测量时间划分、流逝的方法,到生命终结之后时间的走向无一不包含在这本图文集里。

 既满足了我对时间的所有遐想,又从视觉上牢牢抓住我的眼球。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它从艺术角度解读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太阳,月亮,器物,钟表,突兀的白发,眼角的皱纹,内心深处难以抹去的伤痕,这些从宇宙大爆炸起就存在的事物,都是时间存在的有力证明。

 由此,时间不再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它终于有了具象化表述。一幅幅触手可及的画面清楚地描绘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却深入骨髓。

 我置身于这些定格的画面中,作为其中的一名亲历者和见证人,仿佛和时间一同成为永恒。

  04《把时间当做朋友》

 李笑来

 豆瓣评分:8.5 (23853人评价)

 我当初看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以为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与时间相处的故事。

 看完才知道,与其说是把时间当作朋友,不如直接说把自己当成敌人。

 李笑来老师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列举了大部分人都存在的思维误区。

 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毫不费力地成功?为什么有些人天生自信、不怯场?为什么长久的努力会付诸东流?

 我们惯常将这些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时机不成熟,还没有掌握时间管理的精髓,却忽略了时间的存在是为了我们自己服务,时间的背后永远站着个体本身。

 自身修炼尚且不足,我们却妄想去管理时间。

 事实是,时间从来不会重新来过,也不会随人类意识放缓或者加紧速度。

 而我们所谓的?管理时间?其实是在管理自己,从情绪的控制,耐心的磨练,直到心智的成熟。

 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它从头至尾都在推翻我的思维惯性。

 时间是每个人都享有的玩伴,它与人为善,同我们一起在循序渐进中感受生命带来的水到渠成的质变。

05《奇特的一生》

 格列宁

 豆瓣评分:8.3 (5603人评价)

 你相信会有人用时间来计划一生吗?

 柳比歇夫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他的一生被无数的科研奖项堆砌,但震惊我的却是他自成一家的时间管理办法,这也是他最奇特之处。

 精确地记录每天工作,喝茶,看报,散步的时间,1小时35分钟,1小时40分钟,误差总是控制在15分钟之内。

 一周回顾,月末小结,年终总结,他通过计算时间成本的方式不断督促自己提高办事效率。

 日复一日,他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借助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来感知时针在表面移动。

 当所有人在为时间带上枷锁,尝试驯服它时,柳比歇夫却用他另类的时间观撼动了我。他将自己内化为时间的测量单位,在机体深处,培植一个拥有感觉兼知觉的生物表。

 有了天然的时间感,他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存的意义在哪里。

 我认为,柳比歇夫的一生是超越物理概念的伟大存在,他灵魂最高贵之处就在于身体与时间的完美融合。

在职场生涯最初的阶段里,必须要学会时间管理。有效地管理时间,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让工作生活张弛有度、有条不紊。

对于时间管理,我想介绍两条时间管理术,即:一个法则+一个工具。

1、一个法则: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是时间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法则。

第一象限:红色区域。

重要紧急的事务要立即搞定,例如临时会议、客户突然来访等。要注意的是,这个象限的工作优先级最高,但数量不应该是最多的。

第二象限:蓝色区域。

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是工作中要重点对待的部分。我们要用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重要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会影响我们的绩效,而且对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三象限:**区域。

紧急但不重要,这个象限的工作最具欺骗性。比如帮老同事美化一个PPT,他也许会强调这个事情很紧急,但实质上这项工作与你无关,更谈不上重要。因此职场中要适当学会拒绝此类工作。

第四象限:灰色区域。

不紧急也不重要,这个象限大多是些杂事,比如刷微信微博、网购、玩游戏等,这些可以私下放松的时候做,但在工作场合尽量不要做。

因此,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集中放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工作上。?

2、一个工具:番茄钟

??番茄钟,即把工作任务拆解,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后,休息5分钟,如此视作种一个“番茄”。即使工作没有完成,也要定时休息,然后再进入下一个“番茄”。收获4个“番茄”后,可以休息15至30分钟。

推荐最近流行的潮汐APP,它就是基于经典的番茄钟工作法则,每工作半小时,休息几分钟,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工作。

同时,潮汐APP还提供各种宁静平和的白噪音,让人置身海浪、雨声、森林或是咖啡厅的氛围中,使我们能更投入地工作。

综上,工作中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番茄钟+白噪音”APP,减少被打断的次数,更高效、专注地完成工作。

关于“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瑾萱心的头像
    瑾萱心 2025年08月09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瑾萱心”

  • 瑾萱心
    瑾萱心 2025年08月09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时间都去哪儿...

  • 瑾萱心
    用户080906 2025年08月09日

    文章不错《5本时间管理的好书》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