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

网上有关“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授课老师:君诺

诗词的步韵,用韵,依韵是和的三种方式。

诗词爱好者在欣赏他人好的诗词时,有时不免雅兴突发的即性和上一首,既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又能以文会友增添雅趣,同时原诗词作者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欣赏并有人作和,同样感到是一种鼓励和被认可的欣喜。

鉴于此,将和韵三种方式的具体含义解释一下,以方便在看到类似和韵的时候能够明白含义,自己和韵的时候能够正确区分,以免弄出笑话怡笑大方。

一、步韵

又称“次韵”(不要误写为“布韵”),和韵的用韵方式之一。即用原诗词相同的韵字,而且前后位置次序都必须与原诗词完全相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内容上可相同,相似,也可不同。

比如,步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应该如下:

原诗: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中的 烟、川、天 是韵脚,属于《平水韵》下平一先韵部。如果想次韵和此词,用韵必须严格按照原诗的韵脚和顺序,即以下格式:

二、 用韵

使用原诗词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还是以上面的诗为例,三个韵字可以打乱原词的使用顺序随便应用,但是不得更换其它韵字。比如,可以将韵脚按以下顺序:

三、 依韵

使用与原诗词中相同韵部的韵字,原诗词中的韵字可用一部分也可全不用。还是以上面的诗为例,三个韵字属于《平水韵》下平一先,那么在和词的时候可以随便用下平一先韵部中的韵字,不知道的可以查阅《平水韵》。比如可以这样写:

宋词的三种和韵方式和上面相同,只不过在依韵填词的时候,是按照《词林正韵》相同的韵部来填。

简单提一下,词的唱和除以上三种情况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和词”,就是只用对方的词牌格式来唱和,但是一定要与原词在内容上、感情上等方面形成往来互动或者呼应,否则所有相同词牌的词就都成了和词了。

比如宋朝陆游填了著名的《钗头凤》以后,唐婉也填了一首《钗头凤》作为应答,但是两个人的词格律相同但韵脚用的不是一个韵部。

四、 关于和韵题目的写法

具体格式不一而同,以步韵为例,最常见的有以下情况:

(一)如果只是步韵名人的诗词练习写作,比如步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可以这样写:

步韵李白《望庐山瀑布》

步韵《望庐山瀑布》

( 二)如果是与诗词有人互赠唱和,可以只写人名或称呼,也可同时写原作名称,一般以下几种情况:

步韵×××先生

步韵和×××先生

步韵×××先生《×××》

步韵和×××先生《×××》

名字后面的称呼可以是先生、老师等各种称呼,书名号里写原作题目。

如果自己写的诗另有题目,可以这样写:

山中即景

步韵李白《望庐山瀑布》

步韵和××先生《×××》

一七韵常用字(i,ü)

奇、击、笔、底、米、礼、体、里、鸡、级、计、济、极、的、机、及、集、衣、旗、席、力、地、戏、弟、系、利、意、义、气、立、敌、你、起、技、期、记、妻、已、理、议、异、艺、丽、迷、泥、稀、息、移、碧、益、翼、逸、役、历、密、易、挤、姬、弃、泣、帝、季、寂、替、细、西、喜、绩、激、批、宜、怡、疑、笛、比、迹、洗、以、际、溪、戚、逼、低、堤、基、滴、依、医、提、啼、习、励、吸、悉、昔、避、毕、溢、译、题、事、市、子、字、实、石、食、识、止、室、日、制、势、是、世、士、试、枝、知、汁、吃、诗、师、失、纸、齿、史、志、致、思、丝、词、死、职、迟、池、时、视、质、逝、资、私、辞、持、址、释、誓、始、滋、姿、雨、曲、区、鱼、女、去、语、玉、句、局、誉、欲、屈、菊、域、絮、续、遇、浴、举、旅、缕、侣、取、绿、律、趣……

这些都是写词押韵所用。所谓的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是韵腹相同或者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

也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韵腹同,韵尾同的就是押韵。比如jian坚和guan关就是押韵。那么zi si和di li ni等韵腹都是i,虽然zhi zi di三个i在音位上是有区别的,但“一七韵”是包含所有的i的。

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所谓押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规定的位置上。

所谓韵部,就是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

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比较常用的是《108部平水韵》。

押韵是增强诗歌音乐性的重要手段,近体诗为了使声调和谐、容易记忆,对于押韵十分讲究。古人通常使用官方颁布的专门指导押韵的书,如《唐韵》《广韵》《礼部韵略》《佩文诗韵》《诗韵集成》《诗韵合壁》等,以南宋王文郁撰的《新刊韵略》最为流行,即世人所谓之《108部平水韵》。

但需明白,并不值得为迁就押韵而破坏诗句的自然,除非是参加科举,否则即使偶尔一两句出韵,古人也是允许的。

规则

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但仍有例外情况,如柳宗元的《江雪》。

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

一般押平声韵

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一韵到底

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比如杜甫的《吾宗》。

《吾宗》

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首押韵借邻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

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关于“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寄天的头像
    寄天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寄天”

  • 寄天
    寄天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寄天
    用户082311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晚起和韵(关于晚起和韵的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