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

网上有关“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一一俄罗斯之行散记(八)

如家

一个骁勇剽悍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骁勇剽悍的民族,不会没有英雄!

俄罗斯民族被称为“战斗民族”,有其最显著的民族特征,就是敢打敢拼,骁勇善战。

俄罗斯横跨亚欧两大洲,幅员辽阔,造就了这个民族既有亚洲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点,更有欧洲人常有的遇事缺乏理性,喜好感情用事,极易走上极端的固有特性。“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最为显著的表现形式。

人们常说:“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这种“遛遛”无非是二者出去“较量”一下,大不了拳踋相加,或者再加个棍棒器械什么的,能分出个胜负也就可以了。但俄罗斯人不是这样,他们要么不干,要干就“真干”,动真枪,是真正的“你死我活”地干!普希金就是这样“干”死的。普希金是离开决斗场两天后才去世的。但他在临死之前却从未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过,更未责备过自己的妻子在外“招惹是非”。按照俄罗斯人的处事“逻辑”,好汉做事好汉当,不怨天尤人。当然,普希金能让后人敬仰,并不仅仅是他的这种“敢作敢为”的拼搏精神,而是他作为俄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最著名的文学家,而留给后人的极其丰厚的精神财富。

在俄罗斯,有相当一批作家都是因为一时激动,走上了“决斗”的极端道路。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过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俄罗斯在国际上算不上是个经济强国,但却是个名符其实的军事强国。其常规武器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它的核武器存量却是世界上最多的,可以将整个地球毁灭多次。这应该是俄罗斯民族的“决斗”精神在现代军事上的延伸表现。

俄罗斯人这种特别能战斗的民族精神从何而来?我想,这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的地缘特征,更与他们历来崇拜偶像,崇尚英雄分不开。在号称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艾尔塔什博物馆(简称:冬宫博物馆),平时对外开放的,除了沙皇皇室成员家用的一些金银玉器、珠宝首饰外,

大量的都是在该国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的强大和版图的扩张立下过不朽功勋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闻名于世的文学家、教育家的油画、雕像、雕塑等。

这些作品都是由当年国际上有名的艺术家创作而成,件件都是珍宝。有的著名人物虽然历史的原因,未曾留下他们的有形资料,但也要在他们的名字上方画像处留个“天窗”,以警示后人不要忘记他们。

当我们刚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不论是在首都莫斯科,还是在海滨城市圣彼得堡,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便是两样最为醒目的建筑。

一是教堂。因为俄罗斯是正教合一的国家体制,有80%以上的俄罗斯人信奉东正教,造型各异,规格不等的精美教堂随处可见。第二就是人物雕像。在他们的街头,除了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外,见不到狮子、老虎、大象、孔雀等动物雕像,但能见到难以计数的造型优美、精雕细作、工艺精湛的人物雕像、雕刻和雕塑。这些艺术作品反映的都是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俄罗斯人民永远值得崇敬的英雄和偶像。

在这些历史人物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是俄罗斯人民家喻户晓的,当属以下几位:

一、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1672一1725),被后世尊称为彼得大帝。他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王朝(1682一1725)。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他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起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使之逐步成为世界上地域最广的国家,而受后人的尊敬。在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像,成了该市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凡到圣彼得堡游玩的旅客,都会到该雕像前游玩、参观和拍照留念。一些西方史学家认为,彼是一世是俄国沙皇中“最伟大的沙皇”。在俄罗斯,彼得一世的雕像随处可见。

这尊莫斯科河上的大型雕像,再现了彼得大帝率领数十万大军扬帆远航,主动出击欧洲数国的情景。

二、朱可夫元帅

朱可夫元帅是苏联二战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是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直接指挥者,他几乎指挥了苏联所有的重大战役,是那个时代指挥的战役最多、面积最大、兵种最多、人数最多、战绩最多的将领,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在公认的“世界十大元帅”中,朱可夫排名第一(我国有两位元帅名列其中)。朱可夫元帅去世后,国家于1995年,在莫斯科的“心脏”位置红场克里姆林宫红墙边,为朱可夫建造了一座巨型青铜骑士雕像,供人瞻仰。雕像上面的朱可夫一身戎装,英姿挺拔,骑着一匹骏马,面向他的祖国,似乎在随时听候祖国的召唤,率领干军万马奔赴前线,杀敌立功。朱可夫元帅是俄罗斯人民心中真正的英雄。

三、红场无名烈士墓

俄罗斯的无名烈士墓,位于红场西北侧亚历山大花园内。它建立于1967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以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苏联红军。

纪念碑下埋葬着一名无名烈士的骨灰,这名烈士是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牺牲的。

烈士墓上,一颗铜制五星的中央燃烧着象征光荣的长明火。每天从早晨8点至晚上8点,由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卫戍部队的军人们在长明火旁站岗值班,每隔一个小时换一次岗。

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一行字:“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赢得这场战争,苏联人民遭受了惨重的伤亡。据统计,“二战”中苏联共有2700万人死亡,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人员伤亡。红场无名烈士墓下掩埋的这名烈士,正是苏联在“二战”中牺牲的两千多万名烈士的代表。许多青年男女选择这里拍婚纱照,以示对在历次战火中牺牲的无数先辈们的缅怀和纪念。

每当外国元首来俄罗斯访问的时候,都会到红场无名烈士墓前默哀和献花,向俄罗斯在历次卫国战争牺牲的烈士们表示敬意。

今天的俄罗斯仍不失为一个世界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领域仍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

参见《百科》:《彼得一世》、《朱可夫》、《红场无名烈士墓》

朱可夫元帅的简介?

如果要评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名将,我相信绝大部分资深军事爱好者都会投前苏联名将朱可夫一票。朱可夫领导苏联红军打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遏制住了德国的攻势,让德国由攻转守,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而后,朱可夫攻破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在绝望中自杀,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可以说,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的核心,而朱可夫就是这个核心的摧毁者。

但许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朱可夫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派去跟德国打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在负责对日作战。而且一开始他接到苏联国防部命令的时候,其实是非常不安的,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1939年,苏联通过各种情报分析,得知日本很可能要开始进攻蒙古国和苏联,双方在诺门罕地区爆发了战争,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互有胜负,于是苏联国防部决定启用朱可夫。

当时朱可夫并没有在前线作战,刚参加完一次演习,却突然接到国防部的命令让他去一趟,说实话,当时他心里非常害怕,因为他以为自己是要被清洗了,要知道他见过许多被国防部叫去的军官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只能惴惴不安地来到国防部,当苏联统帅以及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元帅看到他之后,告诉他准备安排他去诺门罕跟日本打仗,他这才如释重负,说只要不杀头,自己哪里都能去。

因此,这件本来是给朱可夫机会、让他扬名立万的的事,朱可夫一开始得知的时候竟然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原因就是他会错了意。不过这只是一个小插曲,那之后朱可夫奉命前往诺门罕前线,主持对日战事,迅速带领苏联红军大胜日本关东军,最终诺门罕战役苏联以1万人的代价消灭了5.5万日本关东军。

而朱可夫也正是凭借这场大胜,开始受到苏联军方的重用,一开始军方只是让他把自己的作战经验介绍给全军,后来没过多久国防部更是授予了他大将军的军衔。

在当时,德国和苏联还没有完全撕破脸,只有一些小摩擦,因此朱可夫有点无用武之地,但后来随着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德战争全面爆发,朱可夫这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耀眼的将星终于发挥了他的全部实力。

如今,虽然苏联早已解体,但是俄罗斯人依然保持了对朱可夫的尊敬,红场上朱可夫骑马的雕像一直矗立着,每次俄罗斯举行红场阅兵,都要经过朱可夫的雕像,看起来就好像朱可夫在检阅军队一样。

朱可夫全名: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是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

1915年8月,朱可夫应征入伍,进入骑兵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月革命爆发以后,他参加了红军,加入莫斯科骑兵第1师第4团。1919年3月1日,他被吸收参加布尔什维克(苏联***)。

1923年4月,年仅26岁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第39团团长。1924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

1939年9月,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阵亡失踪9000人的较小代价,歼敌5万余人。

1940年5月,他提前晋升为大将,不久被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1941年1月11日,朱可夫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

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与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扩展资料: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四次荣膺苏联英雄称号(1939年8月29日,1944年7月29日,1945年6月1日,1956年12月1日),是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荣获列宁勋章6枚,十月革命勋章1枚,红旗勋章3枚,一级苏沃洛夫勋章2枚,“胜利”最高功勋章2枚,图瓦共和国“共和国”勋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国英雄(1969年),荣誉武器1件,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防空军事指挥学院以其名字命名。

著有《回忆与思考》、《在保卫首都的战斗中》、《库尔斯克突出部》、《在柏林方向上》等军事著作,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许多著名战役,并阐述他的军事思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关于“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6)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冷砚凝冰的头像
    冷砚凝冰 2025年09月01日

    我是爱司号的签约作者“冷砚凝冰”

  • 冷砚凝冰
    冷砚凝冰 2025年09月01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冷砚凝冰
    用户090109 2025年09月01日

    文章不错《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司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